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主要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关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定义 | 第14-15页 |
·关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分类 | 第15-16页 |
·关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体系 | 第16-17页 |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 第17-18页 |
3 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 第18-24页 |
·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美国的发展状况 | 第18页 |
·日本的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韩国的发展状况 | 第19页 |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 第19-22页 |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我国部分发达省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省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经验 | 第22-24页 |
4 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重庆市知识产权工作概况 | 第24-25页 |
·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 第25-28页 |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现状 | 第26-27页 |
·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现状 | 第27页 |
·知识产权法律及维权援助服务现状 | 第27-28页 |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服务现状 | 第28页 |
·知识产权培训服务现状 | 第28页 |
·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 第28-31页 |
·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基地较多 | 第29-30页 |
·市场服务主体发展迅速 | 第30页 |
·海外维权和招商引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 第30-31页 |
·服务向重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 第31页 |
·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相关政策缺位,亟需加强政策引导 | 第31-32页 |
·发展规模较小,服务层次还比较低 | 第32页 |
·服务资源分散,未能形成集聚效应 | 第32-33页 |
·服务人才匮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33页 |
·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需求分析 | 第33-35页 |
·面临形势 | 第33-34页 |
·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5 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6-44页 |
·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重庆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 第36页 |
·加快制定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 | 第36页 |
·规划目标 | 第36页 |
·完善政策引导,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加强公共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 第37页 |
·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集群 | 第37页 |
·组建服务联盟,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协会建设 | 第37-38页 |
·夯实人才基础,大力培养和引进知识产权服务高层次人才 | 第38-39页 |
·创新人才吸引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来渝 | 第38页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本土优秀人才 | 第38页 |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 第38-39页 |
·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改进人才评价体系 | 第39页 |
·深化市场化改革,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建立网络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实体交易市场 | 第39页 |
·培育引进知识产权市场服务主体 | 第39页 |
·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加快网络平台建设,尽快建成“专利云”服务平台 | 第40-44页 |
·完善“专利云”平台建设 | 第40-41页 |
·开展“专利云”应用服务 | 第41页 |
·开展“专利云”应用推广 | 第41-44页 |
6 结论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