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评论与思考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认知 | 第18-22页 |
·人文素质的内涵 | 第18-19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理念 | 第19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作用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需要改进的方向 | 第23-25页 |
·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内容 | 第28-34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 第28-29页 |
·选择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内容的主要依据 | 第29-30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内容选择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模式 | 第34-44页 |
·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模式的原则 | 第34-35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分层依据 | 第35-37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角色分层 | 第37-38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阶段分层 | 第38-39页 |
·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专业分层 | 第39-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