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1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书院 | 第17-18页 |
·书院教育 | 第18-19页 |
·教育思想 | 第19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0-21页 |
2 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1-24页 |
·历史背景 | 第21-24页 |
·官学教育衰微 | 第21-22页 |
·科举制度腐败 | 第22页 |
·理学的发展与传承 | 第22-24页 |
3 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 | 第24-28页 |
·萌芽形成期 | 第24-26页 |
·发展深化期 | 第26页 |
·最终完成期 | 第26-28页 |
4 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35页 |
·教育目的 | 第28-30页 |
·求仁 | 第28-29页 |
·明人伦 | 第29-30页 |
·教育内容 | 第30-32页 |
·义理思想 | 第30-31页 |
·儒家经典著作 | 第31页 |
·文字训诂、考据学 | 第31-32页 |
·教育方法 | 第32-35页 |
·立志求学,学志于圣 | 第32-33页 |
·兼收并蓄,集众家之长 | 第33页 |
·读书穷理,反观内省 | 第33页 |
·精读深思,勤学好问 | 第33-35页 |
5 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的突出贡献 | 第35-37页 |
·成就鹤山书院的历史地位 | 第35页 |
·创立盛极一时的鹤山学派 | 第35-36页 |
·发展和确立了理学思想的地位 | 第36-37页 |
6 魏了翁书院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 第37-39页 |
·当代教育应该努力创新思想 | 第37页 |
·学校教育以培养“圣人”为目标 | 第37-38页 |
·当代教育应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 第38页 |
·当代教育应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