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论文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1 引言第15-34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21页
     ·选题背景第15-19页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9-21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1-30页
     ·国外研究文献第21-28页
     ·国内研究文献第28-30页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30-32页
     ·研究框架第30-32页
     ·研究方法第32页
   ·创新点和不足第32-3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32-33页
     ·本文的不足第33-34页
2 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第34-46页
   ·同情的原理第34-36页
     ·同情感的产生第34-35页
     ·同情的基本含义第35-36页
   ·想象力和合宜性第36-38页
     ·想象力第36-37页
     ·同情的合宜性第37-38页
   ·公正的旁观者第38-43页
     ·公正的审判长第38-39页
     ·合宜性的评价机制第39-43页
   ·赞美和谴责第43-46页
     ·赞美和谴责的分类第43-44页
     ·赞美和谴责的起源第44-46页
3 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第46-67页
   ·功过感第46-47页
     ·感激和怨恨的感情第46-47页
     ·报答和惩罚的实现机制第47页
   ·功过感的判断第47-49页
     ·动机和结果第47-48页
     ·直接同情和间接同情第48-49页
   ·正义的本质第49-50页
     ·正义的美德第49页
     ·正义的功能第49-50页
   ·正义的属性第50-53页
     ·正义与仁慈的关系第50-51页
     ·正义与公正的旁观者的关系第51-53页
   ·正义的发展第53-59页
     ·正义的自然起源第53-56页
     ·法律与伦理第56-59页
   ·情感和道德判断第59-67页
     ·三种感情第59-61页
     ·道德判断第61-67页
4 亚当·斯密的美德思想第67-87页
   ·审慎第67-70页
     ·审慎的美德第67-69页
     ·审慎论的发展第69-70页
   ·仁慈第70-74页
     ·仁慈的美德第70-71页
     ·仁慈指向个人的幸福第71-73页
     ·仁慈指向团体的幸福第73-74页
   ·体系精神和公共精神第74-77页
   ·博爱第77-78页
   ·自制第78-81页
     ·自制的美德第78-80页
     ·自制的合宜性第80-81页
   ·美德的品格第81-87页
     ·美德的标准第81-84页
     ·美德品质的发展第84-87页
5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第87-112页
   ·分工论第88-94页
     ·分工的产生第88-89页
     ·分工的原因第89-93页
     ·分工的局限第93-94页
   ·货币论第94-97页
     ·货币的产生和功能第94-95页
     ·商品价格第95-97页
   ·价值论第97-100页
     ·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第97-98页
     ·价值理论第98-100页
   ·分配理论第100-105页
     ·工资理论第100-102页
     ·利润理论第102-103页
     ·地租理论第103-105页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第105-112页
     ·自利和自私第105-107页
     ·利他和同情心第107-108页
     ·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第108-112页
6 亚当·斯密的法律思想第112-139页
   ·自然权利第113-114页
   ·物权第114-117页
     ·财产权第114-116页
     ·地役权、典当、抵押和独占权第116-117页
   ·财产和政府的起源第117-119页
   ·人权第119-120页
     ·契约和准契约第119-120页
     ·契约和准契约的实现机制第120页
   ·过失第120-124页
     ·杀人罪第122-123页
     ·侵犯自由和荣誉的罪刑第123页
     ·侵犯财产的罪刑第123-124页
   ·刑罚依据的原则第124-126页
     ·行为后果第124-125页
     ·行为动机第125-126页
   ·警察、岁入和国际法第126-129页
     ·警察第126页
     ·岁入第126-127页
     ·国际法第127-129页
   ·家属关系法第129-135页
     ·夫妇关系第130-132页
     ·父子关系第132-133页
     ·主仆关系第133-135页
   ·公法第135-139页
     ·政权的原则第135-137页
     ·政权的性质及其发展第137-139页
7 亚当·斯密的理想社会第139-166页
   ·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第139-142页
     ·自然秩序的调节机制第139-140页
     ·自然秩序的运行机制第140-142页
   ·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意义和价值第142-146页
     ·经济伦理学的建立第142-143页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功利价值第143-144页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道义价值第144-145页
     ·伦理学对经济学的文化价值第145-146页
   ·亚当·斯密法律学的意义和价值第146-150页
     ·亚当·斯密法律学的总结和启示第146-147页
     ·法律经济学的建立第147-148页
     ·经济人假设对法律学的影响第148-149页
     ·经济学和法律学目标和理想的相互影响第149-150页
   ·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第150-166页
     ·公正的旁观者作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心监督第150-154页
     ·正义的法律作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外在规范第154-159页
     ·平等和自由条件下的追求自我利益第159-166页
就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3页
后记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
下一篇: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