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述 | 第9-11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9-10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常见模式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 | 第15-18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第21-27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 第21-2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灵魂和生命线 | 第21-22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 第22-2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发展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 第2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 第23-27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导向作用 | 第23-2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具有弘扬法制的教育作用 | 第25-26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诉求 | 第27-32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 第27-29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鲜的环境条件 | 第27-28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和载体 | 第28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鲜活的案例 | 第28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自励自勉教育目标的实现 | 第28-29页 |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大环境下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第29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29-30页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在功能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变革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2-39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落后 | 第32-34页 |
·思想上轻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注重专业建设 | 第33页 |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片面注重政治教育 | 第3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注重“灌输”的教育模式 | 第33-34页 |
·狭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第34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完善 | 第34-3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各主体相互孤立,缺少沟通 | 第34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分工体制脱离教学实际 | 第34-3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评价体制过于单一、滞后 | 第3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 第35-36页 |
·行政工作人员数量匮乏,亟待补充 | 第35页 |
·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 第35页 |
·工作队伍心理环境失衡 | 第35-36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不成熟 | 第36-39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 | 第36页 |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 | 第36-37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和对策 | 第39-59页 |
·深入浅出的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教育,才能更好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40-49页 |
·深入浅出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 第40-41页 |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第41-42页 |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第42-44页 |
·加强以民主与法制为基础的公民意识教育 | 第44-47页 |
·应当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第47-49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应当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 | 第49-5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 第49-50页 |
·不能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50-51页 |
·要特别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 第51页 |
·各高校自身要不断策划和落实相关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工作 | 第51-53页 |
·各高校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51-52页 |
·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第52页 |
·各高校要建立富有实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52-53页 |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53-55页 |
·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各要素,扩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纬度覆盖 | 第53页 |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界定评价体系,实行“BINGO 要素”界定 | 第53-54页 |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各环节,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平台 | 第54-55页 |
·提出基于“六个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第55-59页 |
·与家庭教育结合 | 第55-56页 |
·与社会服务职能结合 | 第56页 |
·与企业文化结合 | 第56页 |
·与市场经济结合 | 第56-57页 |
·与民主法治教育结合 | 第57页 |
·与社会舆论结合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