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中心城区道路交叉口公交站点设置优化研究--以西安市雁塔北路和建设路交叉口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选题依据第12-13页
     ·现实需求第12-13页
     ·科学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0-32页
   ·数据源第20-28页
     ·交叉口第20-22页
       ·道路情况第20-21页
       ·交叉口通行能力第21页
       ·管制方式第21-22页
     ·交通流第22-24页
       ·车流第23-24页
       ·人流第24页
     ·交通源第24-25页
       ·交通源及其分布第24-25页
       ·街廓尺度对交通的影响第25页
     ·公交站点第25-28页
   ·数据获取第28-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公交站点的设置方法与评价第32-46页
   ·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基本特性第32-39页
     ·公交站点交通需求特性第32-37页
       ·公交站点车辆停靠特征第32-37页
       ·公交站点设施资源要求分析第37页
     ·城市公交站点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规划建设方面第38页
       ·经营管理方面第38-39页
   ·公交站点选址和选型设置第39-46页
     ·公交站点选址和选型优化考虑因素第39页
     ·路段停靠站和交叉口停靠站选址第39-42页
       ·路段及交叉口公交站点的选择比较第39-42页
     ·直线式停靠站与港湾式停靠站选型分析第42-43页
       ·直线式、港湾式站点优缺点比较第42-43页
       ·直线式、港湾式站点对道路交通流影响比较第43页
     ·设置方法第43-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公交站点设计优化第46-70页
   ·公交站点站间距优化方法第46-57页
     ·公交线路平均站点间距的优化方法第46-48页
       ·以乘客总出行时间为最小的平均站距优化模型第46页
       ·基于公交车辆配置限制的平均站距优化模型第46-48页
     ·现状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第48-52页
       ·12 小时站点上下客人数调查数据的统计第48-49页
       ·高峰小时线路跟车调查数据的统计第49-52页
       ·现状调查数据的评价指标第52页
     ·模型应用第52-56页
     ·站距优化评价分析第56页
     ·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站点规划协调分析第56-57页
     ·小结第57页
   ·公交车站位站长设置优化取值第57-64页
     ·公交站点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第58-59页
     ·站位数分析方法研究第59-62页
       ·排队论分析第59-61页
       ·计算方法第61-62页
     ·公交停靠站点的站长优化参考取值范围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公交站点位置优化第64-70页
     ·原理与方法第64页
     ·数据获取第64-67页
     ·数据入库第67-68页
     ·因素选取第68-70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第70-88页
   ·研究区实例分析第70-73页
     ·交通情况定位第70页
     ·交通流第70-72页
       ·车流第70页
       ·公交车第70-71页
       ·公交站点第71-72页
       ·人流第72页
     ·交通源第72-73页
       ·主要交通源及其分布第72页
       ·电脑城对交通的影响第72页
       ·大学对交通的影响第72-73页
       ·街廓尺度对交通的影响第73页
   ·公交站点优化分析第73-88页
     ·公交车站位站长优化第73-74页
     ·公交车站点选型优化设计第74-75页
     ·公交站点位置优化第75-86页
       ·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第75-76页
       ·交叉口饱和度分析第76页
       ·人流量分析第76-77页
       ·公交站点停靠分析第77-78页
       ·缓冲区分析第78-79页
       ·优化分析第79-85页
       ·站点优化对比第85-86页
     ·其他规划相关因素优化意见第86-88页
       ·合理设置信号灯第86-87页
       ·调整用地布局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88-89页
   ·结论第88页
   ·讨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附录第92-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列车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数据管理与主机研发
下一篇:基于现场观测的斜拉索风雨振气动负阻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