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发动机原理论文

自耦合射流激励燃烧室内流场掺混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自耦合射流的形成机理及流动特性第15-18页
     ·自耦合射流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第18-19页
     ·自耦合射流在强化掺混及强化换热上的应用第19-21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数值研究方法第22-29页
   ·数值计算方法第22-27页
     ·基本控制方程第22-23页
     ·湍流模型第23-24页
     ·近壁处理方法第24-25页
     ·燃烧模型第25页
       ·平衡混合分数/PDF 模型第25页
       ·NOx 模型第25页
     ·动网格技术第25-27页
   ·湍流模型验证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燃烧室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第29-38页
   ·燃烧室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29-32页
     ·物理模型第29-30页
     ·网格划分第30-31页
     ·边界条件第31-32页
     ·PDF 模型设置第32页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速度第32-34页
     ·温度第34-36页
     ·NOx 污染物分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自耦合射流应用在二维燃烧室上的数值模拟第38-67页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38-41页
     ·物理模型第38-39页
     ·边界条件第39-40页
     ·网格试验第40-41页
   ·自耦合射流激励器参数对掺混的影响第41-59页
     ·流场稳定性分析第41-42页
     ·自耦合射流对燃烧室内流场掺混的强化作用第42-44页
     ·相位差的影响第44-49页
     ·自耦合射流激励频率的影响第49-54页
     ·自耦合射流激励振幅的影响第54-59页
   ·激励器位置和个数不同对燃烧室内流体掺混的影响第59-66页
     ·激励器位置不同对燃烧室内流体掺混的影响第59-62页
     ·激励器个数不同时对流场掺混影响的分析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激励器应用在三维燃烧室上的数值模拟第67-92页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第67-69页
     ·物理模型第67-68页
     ·边界条件第68-69页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9-91页
     ·激励器代替掺混孔对流场温度场的影响效果分析第69-76页
       ·速度分析第69-73页
       ·温度分析第73-76页
       ·NOx 分析第76页
     ·激励器频率的影响第76-84页
       ·速度分析第77-80页
       ·温度分析第80-83页
       ·NOx 分析第83-84页
     ·激励器振幅的影响第84-91页
       ·速度分析第84-88页
       ·温度分析第88-90页
       ·NOx 分析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92-94页
   ·本文总结第92-93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致谢第98-9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翼气动特性实验研究及初步应用
下一篇:大型飞机起落架地面转弯性能仿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