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一)理论 意义 | 第11页 |
| (二)实践 意义 | 第11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文献 研究法 | 第11页 |
| (二)调查 研究法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内容 及研究思 路 | 第12-14页 |
| (一)论文 框架 | 第12-13页 |
| (二)研究 思路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文献 综述 | 第14-24页 |
| 一、 概念解析 | 第14-16页 |
| (一)硕士 研究生 | 第14-15页 |
| (二)课题 | 第15页 |
| (三)科研 项目 | 第15-16页 |
| 二、 国内外研 究现状 | 第16-24页 |
| (一)国外 相关研 究 | 第16-18页 |
| (二)国 内相关研 究 | 第18-22页 |
| (三)对 已有研究 的简评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研究 设计 | 第24-29页 |
| 一、 研究问题 | 第24页 |
| 二、 研究的理 论基础 | 第24-26页 |
| (一)探 究性学习 理论 | 第24页 |
| (二)基 于项目的 学习理论 | 第24-26页 |
| 三、 研究实施 | 第26-29页 |
| (一)调查 设计 | 第26-27页 |
| (二)研究 对象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现状 调查及问 题透析 | 第29-47页 |
| 一、 关于硕士 生参与导师 课题研 究的认识 与动机 | 第29-32页 |
| (一)对参 与导师课 题研究的 意愿及影 响作用的 认识情况 | 第29-30页 |
| (二)硕 士生参与导 师科研 项目的动 机方面 | 第30-32页 |
| 二、 硕士生参与 导师课 题研究的 现状情况 | 第32-43页 |
| (一)导 师科研项 目的参与度 分析 | 第32-34页 |
| (二)硕 士生参与导 师科研 项目的质 量情况 | 第34-38页 |
| (三)导 师指导负 责情况 | 第38-41页 |
| (四)硕 士生在参 与导师科研 项目中 的工作情 况 | 第41-43页 |
| 三、 硕士生对 参与导师科 研项目 影响与作用 的评价 | 第43-44页 |
| (一)对 综合素质 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二)科 研成果方 面 | 第44页 |
| 四、调查结论 | 第44-47页 |
| (一)总体状况 | 第45页 |
| (二)在主观认识方面 | 第45页 |
| (三)硕士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方面 | 第45-46页 |
| (四)硕士生对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影响与作用的评价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原因分析 | 第47-69页 |
| 一、社会因素 | 第47-54页 |
| (一)研 究生招生体制存在较大弊端 | 第47-48页 |
| (二)经 费投入不足且分配度不均 | 第48-53页 |
| (三)学 术环境与就业环境不理想 | 第53-54页 |
| 二、学校因素 | 第54-58页 |
|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54-56页 |
| (二)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56-57页 |
| (三)科研物资建设不完备 | 第57-58页 |
| 三、导师因素 | 第58-64页 |
| (一)导师数量不足,师生比矛盾日益突出 | 第59-61页 |
| (二)自身学术水平有限,科研项目数量有限 | 第61-63页 |
| (三)培养观念落后,指导方法不当 | 第63-64页 |
| 四、 研究生自 身的因素 | 第64-69页 |
| (一)读研动机不纯,科研动力不足 | 第64-65页 |
| (二)自信心不足 ,意志力薄弱 | 第65-66页 |
| (三)问题意识欠缺,科研基础薄弱 | 第66-69页 |
| 第六章 对策及建议 | 第69-79页 |
| 一、 政府层面 | 第69-70页 |
| (一)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招生体制 | 第69页 |
| (二)加大对科研经费的合理化配置 | 第69-70页 |
| 二、 学校层面 | 第70-74页 |
| (一)完善与优化课程设置 | 第70-71页 |
| (二)积极营造学术生态环境 | 第71-72页 |
|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 第72-73页 |
| (四)建立与完善科研激励机 制 | 第73-74页 |
| 三、 导师层面 | 第74-76页 |
| (一)从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素质抓起 | 第74-75页 |
| (二)合理处理课题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系 | 第75-76页 |
| (三)重视指导技巧 与指导方式的完善 | 第76页 |
| 四、 研究生自 身 | 第76-79页 |
| (一)端正科研态度 ,积极参与导师课 题 | 第76-77页 |
| (二)加强自主学习 ,提高参研自觉性 | 第77页 |
| (三)正确定位自 己,增强科研信念 | 第77-79页 |
| 附录 | 第79-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