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宽容教育及生命哲学基础 | 第15-25页 |
·宽容教育的理论观点 | 第15-18页 |
·宽容的内涵 | 第15-17页 |
·宽容教育的本质 | 第17-18页 |
·宽容教育的生命哲学基础 | 第18-25页 |
·人性论基础 | 第18-20页 |
·本体论基础 | 第20-22页 |
·认识论基础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宽容教育现状审视及问题分析 | 第25-41页 |
·宽容教育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教育内容狭隘性 | 第25-26页 |
·教育目标失衡 | 第26-27页 |
·教育方式非人性化 | 第27-28页 |
·教师角色独断性 | 第28-30页 |
·教育缺失宽容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社会思想功利化 | 第30-31页 |
·传统文化观的影响 | 第31-32页 |
·西方理性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 第32-34页 |
·宽容教育的价值 | 第34-41页 |
·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 | 第34-36页 |
·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第36-37页 |
·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宽容品质及正确的人生观 | 第37-39页 |
·有助于培养良好师生关系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实施宽容教育的对策研究——基于生命哲学视角 | 第41-53页 |
·教育观念的变革 | 第41-42页 |
·善于发现人的价值 | 第41页 |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 第41-42页 |
·正确理解学习过程 | 第42页 |
·教育方式的转变 | 第42-50页 |
·理解——宽容的前提 | 第42-44页 |
·尊重——宽容的基础 | 第44-46页 |
·欣赏——宽容的必要条件 | 第46-48页 |
·对话——宽容的重要手段 | 第48-50页 |
·以人为本的课程构建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