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引言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 第14-15页 |
·现场采集技术简介 | 第14页 |
·上位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分析及算法介绍 | 第17-27页 |
·旋转机械振动的原因 | 第17页 |
·振动监测 | 第17-18页 |
·振动传感器的选择 | 第18-19页 |
·振动信号预处理 | 第19-20页 |
·振动信号预处理功能 | 第19-20页 |
·振动信号预处理过程设计 | 第20页 |
·模数转换(A/D转换) | 第20-21页 |
·分析系统 | 第21-22页 |
·振动特征参量 | 第21页 |
·信号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上位软件功能分析 | 第22页 |
·小波变换 | 第22-26页 |
·常用的小波函数 | 第23-24页 |
·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 | 第24-25页 |
·多分辨分析 | 第25页 |
·小波分析应用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7-39页 |
·系统控制对象概述 | 第27页 |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第27-28页 |
·微处理器选型 | 第28-29页 |
·基于STM32F103VBT6的最小系统设计 | 第29-32页 |
·电源模块 | 第29页 |
·232接口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存储器模块 | 第30-31页 |
·程序下载模块 | 第31-32页 |
·其它模块设计 | 第32页 |
·信号调理电路和模数转换的设计 | 第32-36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2-35页 |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 第35-36页 |
·下位软件设计 | 第36-38页 |
·数据采集存储模块 | 第36-37页 |
·信号分析模块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9-63页 |
·软件框架设计 | 第39-42页 |
·软件功能分析 | 第39-40页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软件模块设计 | 第41页 |
·上位软件框架设计 | 第41-42页 |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 | 第42页 |
·软件界面的研究与开发 | 第42-50页 |
·系统登陆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42-45页 |
·系统主界面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45-46页 |
·系统总画面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46-47页 |
·系统实时曲线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47页 |
·系统数据查询模块、报表模块和历史曲线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47-49页 |
·数据通讯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49-50页 |
·其它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 第50页 |
·通讯模块设计 | 第50-56页 |
·数据库模块的设计 | 第56-62页 |
·数据表的设计 | 第56-58页 |
·数据库文件类设计 | 第58页 |
·数据库访问及操作设计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旋转机械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算法实现 | 第63-71页 |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及其对应特征频率分析 | 第63页 |
·算法的应用思路 | 第63-66页 |
·系统故障诊断的仿真实现 | 第66-70页 |
·原始信号的采集及显示 | 第66-67页 |
·小波滤波及重构 | 第67-69页 |
·对所需频段信号做Hilbert包络及谱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