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完善规划方案编制 | 第8-9页 |
·保障规划实施 | 第9页 |
·维护社会公平 | 第9页 |
·建构完整的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 | 第9页 |
·实践示范作用 | 第9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9-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12-20页 |
·国外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12-14页 |
·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估 | 第12页 |
·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估 | 第12-14页 |
·国内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规划实施评估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规划实施评估实践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总结与启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 第20-33页 |
·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 第20页 |
·评估的价值取向 | 第20-21页 |
·规划评估的技术与社会过程 | 第20-21页 |
·规划评估中的公共利益 | 第21页 |
·评估重点 | 第21-23页 |
·体现公共政策性 | 第21-22页 |
·物质空间的评估 | 第22页 |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22页 |
·实施机制的分析 | 第22-23页 |
·总体规划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23-33页 |
·评估层次划分 | 第23-25页 |
·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25页 |
·评估指标体系 | 第25-27页 |
·评估指标量化 | 第27-30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0-32页 |
·指标评估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长沙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2003-2020) | 第33-73页 |
·长沙市及其总体规划概况 | 第33-35页 |
·长沙市基本概况 | 第33-34页 |
·长沙市03版总体规划的概况 | 第34-35页 |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第35-68页 |
·评估的主要方法 | 第35-36页 |
·规划评估体系调整 | 第36-37页 |
·指标体系权重及评估结果确定 | 第37-45页 |
·规划实施过程评估 | 第45-52页 |
·规划实施结果评估 | 第52-68页 |
·评估结论 | 第68-73页 |
·总体评估 | 第70页 |
·分层次评估 | 第70-73页 |
第五章 长沙市总体规划实施机制分析及建议 | 第73-81页 |
·长沙市总体规划实施机制分析 | 第73-75页 |
·规划的不确定性 | 第73-74页 |
·规划编制的缺陷 | 第74页 |
·规划管理体制性欠缺 | 第74-75页 |
·公众参与不足 | 第75页 |
·相关政策不完善 | 第75页 |
·长沙市总体规划修编重点 | 第75-77页 |
·从区域层面明确长沙定位 | 第75-76页 |
·体现两型社会的规划编制 | 第76页 |
·确定合理的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 | 第76页 |
·确定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 第76-77页 |
·强化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 第77页 |
·有效实施总体规划的建议 | 第77-81页 |
·完善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内容、建设复合型规划编制队伍 | 第77-78页 |
·强化规划的行动性 | 第78页 |
·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检查 | 第78页 |
·强化公共参与 | 第78-79页 |
·强调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 | 第79页 |
·建立规划评估制度 | 第79-80页 |
·强化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研究结论 | 第8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81-82页 |
·存在问题 | 第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1 《长沙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实施评估市民问卷调查表 | 第86-88页 |
附录2 《长沙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实施评估市民问卷调查统计表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