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及逆流火蔓延实验和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符号表 | 第12-16页 |
| 图目录 | 第16-18页 |
| 表目录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 | 第21-25页 |
| ·实验研究 | 第21-24页 |
| ·热解模型研究 | 第24-25页 |
|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逆流火蔓延 | 第25-29页 |
|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45页 |
| 第二章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及逆流火蔓延基本理论 | 第45-53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动力学 | 第45-46页 |
| ·材料对入射热流的两种吸收方式 | 第46-48页 |
| ·逆流火蔓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第三章 辐射条件下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 | 第53-95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实验研究 | 第54-71页 |
| ·实验装置及材料介绍 | 第54-60页 |
| ·受控气氛热解实验台 | 第54-59页 |
| ·实验样件及准备 | 第59-60页 |
| ·实验过程及测量参数 | 第60-62页 |
| ·热解实验 | 第60-61页 |
| ·材料吸收系数的测量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71页 |
| ·背面温度 | 第62-67页 |
| ·质量损失速率 | 第67-71页 |
|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模型研究 | 第71-90页 |
| ·非碳化材料基本热解模型 | 第71-79页 |
| ·基本假设 | 第71-72页 |
| ·控制方程 | 第72-73页 |
| ·初始和边界条件 | 第73-75页 |
| ·计算方法和输入参数 | 第75-79页 |
|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热解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79-90页 |
| ·表面吸收与深度吸收 | 第79-83页 |
| ·质量损失速率 | 第83-87页 |
| ·背面温度 | 第87-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第四章 非碳化聚合物材料自然条件下逆流火蔓延 | 第95-125页 |
| ·引言 | 第95-96页 |
| ·逆流火蔓延实验研究 | 第96-110页 |
| ·实验装置及材料介绍 | 第96-98页 |
| ·实验过程及测量参数 | 第98-10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0页 |
| ·失重速率 | 第100-104页 |
| ·火蔓延速率 | 第104-107页 |
| ·火焰前沿角 | 第107-110页 |
| ·逆流火蔓延模型研究 | 第110-120页 |
| ·有限尺寸材料逆流火蔓延的简化模型 | 第110-114页 |
| ·基本假设 | 第110-111页 |
| ·控制方程及计算参数 | 第111-114页 |
| ·模型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0页 |
| ·火焰前沿角度 | 第114-115页 |
| ·失重速率 | 第115-117页 |
| ·火蔓延速率 | 第117-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 第五章 高原低压环境对逆流火蔓延过程的影响 | 第125-141页 |
| ·引言 | 第125-126页 |
| ·实验绍介及模型假设 | 第126-127页 |
| ·高原火蔓延过程及讨论 | 第127-137页 |
| ·失重速率 | 第127-133页 |
| ·火蔓延速率 | 第133-135页 |
| ·火焰高度 | 第135-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142页 |
| ·本文工作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43-145页 |
| 致谢 | 第145-14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