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泡和固化法的硅酸盐无机外墙保温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 ·建筑外墙火灾的危害性 | 第13-15页 |
| ·外墙保温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研究方向 | 第17-18页 |
| ·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市场上现有的产品 | 第18-21页 |
| ·有应用前景的产品 | 第21-23页 |
|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3-24页 |
| ·章节安排 | 第24-25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 第28-38页 |
| ·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 ·测试方法 | 第30-35页 |
| ·原料成分 | 第30页 |
| ·物相分析 | 第30-31页 |
| ·浆料粘度 | 第31页 |
| ·孔隙率和容重 | 第31-32页 |
| ·导热系数 | 第32-34页 |
| ·力学性能 | 第34-35页 |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35页 |
| ·微观形貌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 本章符号表 | 第35-37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第3章 多孔保温材料内部传热机理的研究 | 第38-54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理论基础 | 第39-45页 |
| ·串联和并联模型 | 第39-40页 |
| ·麦克斯维尔模型 | 第40-41页 |
| ·有效介质理论 | 第41-42页 |
| ·点接触模型 | 第42-43页 |
| ·面接触模型 | 第43-44页 |
| ·柔性模型 | 第44-45页 |
| ·新型有效介质理论 | 第45-49页 |
| ·模型推导 | 第46-48页 |
| ·模型验证 | 第48-49页 |
| ·理论应用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本章符号表 | 第51-52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第4章 发泡和淀粉固化法制备莫来石基多孔保温材料 | 第54-78页 |
| ·引言 | 第54-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 ·实验原料 | 第56页 |
| ·实验制备 | 第56-57页 |
| ·测试表征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 ·原料分析 | 第58-59页 |
| ·浆料发泡 | 第59-61页 |
| ·烧结过程 | 第61-62页 |
| ·孔隙率与容重 | 第62-63页 |
| ·微观形貌 | 第63-65页 |
| ·导热系数 | 第65-69页 |
| ·力学性能 | 第69页 |
| ·实验改进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第5章 发泡和水泥固化法制备莫来石基多孔保温材料 | 第78-88页 |
| ·引言 | 第78-79页 |
| ·实验部分 | 第79-81页 |
| ·实验原料 | 第79-80页 |
| ·实验制备 | 第80-81页 |
| ·测试表征 | 第8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1-85页 |
| ·浆料发泡 | 第81-82页 |
| ·孔隙率与容重 | 第82-83页 |
| ·微观形貌 | 第83-84页 |
| ·导热系数 | 第84页 |
| ·力学性能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第6章 发泡和水泥固化法制备粉煤灰基多孔保温材料 | 第88-106页 |
| ·引言 | 第88-90页 |
| ·实验部分 | 第90-92页 |
| ·实验原料 | 第90-91页 |
| ·实验制备 | 第91-92页 |
| ·测试表征 | 第9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0页 |
| ·泡沫制备 | 第92-93页 |
| ·浆料配制 | 第93-95页 |
| ·烧结温度 | 第95-97页 |
| ·泡沫添加量 | 第97-99页 |
| ·添加助熔剂 | 第99-100页 |
| ·防水处理 | 第100-102页 |
| ·性能对比 | 第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6-10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07页 |
| ·作展望 | 第107-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