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8-11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0-11页 |
第2章 汽车正面碰撞技术法规及乘员伤害评价 | 第11-17页 |
·乘员伤害评价 | 第11-12页 |
·汽车正面碰撞技术法规 | 第12-13页 |
·我国汽车正面碰撞技术法规试验研究 | 第13-16页 |
·试验要求 | 第13-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试验研究 | 第17-19页 |
·志愿者试验 | 第17页 |
·尸体试验 | 第17-18页 |
·动物试验 | 第18页 |
·假人试验 | 第18-19页 |
·碰撞仿真分析研究 | 第19-20页 |
·汽车碰撞的模拟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多刚体动力学法 | 第21页 |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4章 汽车正面碰撞模型的建立及乘员动力学响应的验证 | 第23-37页 |
·车体模型 | 第23-24页 |
·乘员模型 | 第24-25页 |
·安全带模型 | 第25-29页 |
·安全带的作用 | 第25页 |
·安全带的由来及发展 | 第25-27页 |
·安全带的建模 | 第27-29页 |
·气囊模型 | 第29-32页 |
·安全气囊的作用 | 第29页 |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 第29-30页 |
·气囊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接触定义 | 第32-33页 |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及参数改进 | 第37-49页 |
·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37-41页 |
·系统参数的改进 | 第41-48页 |
·试验优化设计 | 第41页 |
·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 | 第41-43页 |
·级差分析法 | 第43-44页 |
·系统参数的改进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