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Mechanics的森林作业车道路振动特性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发展状况 | 第11-14页 |
·汽车振动特性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国内外汽车振动特性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悬架系统介绍 | 第14-17页 |
·底盘悬架系统 | 第15-16页 |
·驾驶室悬架系统 | 第16页 |
·座椅悬架系统 | 第16页 |
·悬架系统类型 | 第16-17页 |
·天棚控制和"开关"控制 | 第17-19页 |
·SimMechanics介绍 | 第19-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步骤 | 第20-21页 |
·主要章节概览 | 第21-22页 |
第2章 汽车振动特性评价 | 第22-26页 |
·汽车振动特性评价方法 | 第22-24页 |
·森林作业车振动特性评价 | 第24-26页 |
第3章 整车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 第26-38页 |
·研究对象简介 | 第26-27页 |
·路面不平度特性的模拟 | 第27-28页 |
·试验轨道 | 第27页 |
·路面垂直位移模拟 | 第27-28页 |
·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坐标系和原点描述 | 第29-30页 |
·整车自由度及约束 | 第30页 |
·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SimMechanics整车模型 | 第31-34页 |
·车轮模型 | 第34-36页 |
·平衡悬架 | 第36-38页 |
第4章 整车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38-46页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低通滤波 | 第38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38页 |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38-43页 |
·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垂向加速度验证 | 第40-42页 |
·平衡悬架转向角的验证 | 第42-43页 |
·SimMechanics优缺点比较 | 第43-46页 |
第5章 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46-58页 |
·驾驶室悬置系统仿真 | 第46-50页 |
·驾驶室悬架系统结构 | 第46-48页 |
·驾驶室悬架系统Simulink模型 | 第48-50页 |
·座椅悬架系统仿真 | 第50-53页 |
·座椅悬架结构 | 第50-52页 |
·座椅悬架系统Simulink模型 | 第52-53页 |
·前后轴底盘悬架系统仿真 | 第53-58页 |
·半主动底盘悬架结构 | 第54-56页 |
·半主动底盘悬架Simulink模型 | 第56-58页 |
第6章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6页 |
·不同悬架系统比较 | 第58-61页 |
·结果比较 | 第58-60页 |
·座椅悬架系统评价 | 第60-61页 |
·不同类型底盘悬架系统比较 | 第61-63页 |
·组合情况 | 第63-65页 |
·工作效率提高 | 第65-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总结与问题 | 第66-68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第73-74页 |
附件A 试验道路 | 第74-76页 |
附件B 部件参数 | 第76-78页 |
附件C 弹性减振系统参数 | 第78-79页 |
附件D 数据处理程序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