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6页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15页
     ·已有研究述评第15-16页
   ·相关概念阐释第16-18页
     ·跨学科第16页
     ·学科群第16-17页
     ·学科群建设第17-18页
     ·学科群管理机制第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基本内容第20-30页
   ·理论基础第20-23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高校学科群建设与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第21-22页
     ·高校学科群建设与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第22-23页
   ·高校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的基本内容第23-27页
     ·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基本内容第24-25页
     ·高校学科群管理机制的基本内容第25-27页
   ·构建高校学科群建设原则第27-28页
     ·合理规划原则第27页
     ·协同发展原则第27-28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28页
     ·需要导向原则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及管理机制分析第30-40页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的现状第30-33页
     ·北京地区高校规模和资源优势第30-31页
     ·北京地区重点学科建设现状第31-32页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现状第32-33页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成果与管理经验第33-36页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成果第34-35页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管理经验第35-36页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缺乏严密的“顶层设计”第36页
     ·学科群对外沟通与合作开放力度不够第36-37页
     ·缺乏科学、规范的学科群运行机制第37页
     ·缺乏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第37页
     ·缺乏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的案例分析第40-52页
   ·北京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第40-43页
     ·学科群建设的基本情况第40-41页
     ·学科群管理机制第41-43页
   ·首都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第43-46页
     ·学科群建设的基本情况第43-44页
     ·学科群管理机制第44-46页
   ·对先进制造学科群和首都基础教育学科群分析第46-50页
     ·成果及特点第46-48页
     ·分析总结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完善北京地区高校学科群建设及其管理机制对策第52-62页
   ·加强学科群建设第52-56页
     ·明确目标,确定学科群的研究方向第52-53页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53-54页
     ·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第54-56页
   ·完善与学科群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第56-61页
     ·完善高校学科群管理运行机制第56-59页
     ·建立有效的高校学科群管理激励机制第59-60页
     ·建立合理的评估监控机制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 A第68-70页
附录 B第70-72页
附录 C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自我发展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