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弹性退休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10-12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 创新及不足第13-15页
第二章 弹性退休制度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15-21页
 一、 弹性退休制度的概念第15页
 二、 弹性退休制度的特征第15-17页
  (一) 灵活性第15-16页
  (二) 渐进性第16页
  (三) 科学性第16-17页
 三、 弹性退休制度的相关理论第17-21页
  (一) 活动理论与分离理论第17-18页
  (二) 年龄分层理论第18页
  (三) 个体人力资本与个体社会资本差异理论第18-19页
  (四) 经济周期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弹性退休制度改革提出的必要性分析第21-29页
 一、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弊端第21-25页
  (一) 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第21-22页
  (二) 提前退休的规定第22-23页
  (三) 现行退休制度的弊端第23-25页
 二、 影响我国退休年龄的因素分析第25-26页
  (一) 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制度的重要参考指标第25页
  (二) 国民经济发展—退休制度发展的物质前提第25-26页
  (三) 人口老龄化—退休制度变革的重要推手第26页
 三、 弹性退休制度的提出第26-29页
第四章 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实践与借鉴第29-33页
 一、 西方国家的弹性退休制度的实践第29-32页
  (一) 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弹性退休制度的建立第29-30页
  (二) 德国弹性退休制度实践第30-31页
  (三) 其他国家弹性退休制度的实践第31-32页
 二、 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第32-33页
  (一) 加快弹性退休制度改革第32页
  (二) 弹性退休制度可以调控劳动力市场第32页
  (三) 谋求解决退休困境和养老压力第32-33页
第五章 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设计思路第33-41页
 一、 弹性退休制度的原则第33-34页
  (一) 强制与自愿并存原则第33页
  (二) 分类设置的原则第33-34页
  (三) 标准科学具有可行性的原则第34页
 二、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应注意的问题第34-36页
  (一) 实行弹性退休并不只是为了解决养老金危机第34页
  (二)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就业的影响第34-35页
  (三)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第35页
  (四) 弹性退休制度改革的时机选择第35-36页
 三、 弹性退休制度的基本内容第36-38页
  (一) 明确法定退休年龄和弹性浮动区间第36-37页
  (二) 实行弹性退休待遇激励制度第37页
  (三) 明确划分决定退休的权限和养老保险的责任第37-38页
  (四) 严格执行退休程序,控制提前退休,取消不合理退休第38页
 四、 配套制度的相应调整第38-41页
  (一) 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激励机制第38-39页
  (二) 增加休息时间,完善劳动期间的教育和培训机制第39页
  (三) 完善老年就业的公共环境第39-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脆弱的同盟--论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下一篇: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道德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