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中小企业 | 第18-20页 |
·中小外贸企业 | 第20-21页 |
·融资效率 | 第21-23页 |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早期企业融资理论 | 第24页 |
·MM理论 | 第24-25页 |
·融资次序理论 | 第25页 |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37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概况 | 第27-29页 |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概况 | 第27-29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概况 | 第29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现状 | 第29-32页 |
·资金满足度 | 第30-31页 |
·融资成本 | 第31-32页 |
·融资主体的自由度 | 第32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中存在问题 | 第32-36页 |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问题 | 第32-33页 |
·信用担保体系不尽完善 | 第33-34页 |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效率普遍偏低 | 第34页 |
·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发展不协调 | 第34-35页 |
·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发展不成熟 | 第35页 |
·创新型融资渠道狭窄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问题原因分析 | 第37-47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的内部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不成熟 | 第37页 |
·中小外贸企业市场退出率高 | 第37-38页 |
·财务管理制度不科学 | 第38页 |
·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的外部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限贷 | 第38-39页 |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 第39页 |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市场定位错位 | 第39-40页 |
·担保体系不够健全 | 第40-41页 |
·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体制不成熟 | 第41-42页 |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第42-43页 |
·创新型融资渠道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 第43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国内外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经验借鉴 | 第47-53页 |
·国外关于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经验借鉴 | 第47-50页 |
·美国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政策措施 | 第47-48页 |
·日本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政策措施 | 第48-49页 |
·德国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政策措施 | 第49-50页 |
·国内各省市关于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经验借鉴 | 第50-52页 |
·山东省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政策措施 | 第50-51页 |
·浙江省提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政策措施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提高黑龙江省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 第53-62页 |
·增强中小外贸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 第53页 |
·积极开拓外部融资渠道 | 第53-54页 |
·积极扩大融资租赁规模 | 第53页 |
·开展保付代理业务融资 | 第53-54页 |
·出口退税贷款方式 | 第54页 |
·金融机构增强服务能力和意识 | 第54-58页 |
·创新金融产品 | 第54-56页 |
·创新定价模式 | 第56-57页 |
·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 第57页 |
·开展票据融资业务 | 第57-58页 |
·构建中小企业出口信用平台 | 第58页 |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 | 第58页 |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 第58页 |
·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支持 | 第58-61页 |
·落实和完善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 | 第58-59页 |
·大力推行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 | 第59页 |
·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 第59-60页 |
·积极构建银企合作平台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