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以X小学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5页
 一、研究缘起第7-8页
  (一) 时代背景第7页
  (二) 个人经历与研究旨趣第7-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3页
  (一) 关于班会的研究第8-11页
  (二) 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班会与小学公民教育第15-28页
 一、小学是公民教育的奠基阶段第15-17页
  (一) 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公民教育的滋养第15-16页
  (二) 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具有“首因效应”第16页
  (三) 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是对教育公共性立场的维护第16-17页
 二、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困难与误区第17-22页
  (一). 真正的公民教育在于过公共生活第17-19页
  (二)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困难第19-21页
  (三)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误区第21-22页
 三、班会:一个可能的突破口?第22-28页
  (一) 班会的特点及其公民教育潜力第22-24页
  (二) 班会发挥公民教育功能的条件:议事规则的确立第24-28页
第二章 现实中的小学班会:离公民教育有多远第28-46页
 一、X小学概况及资料收集第28-30页
  (一) X小学概况第28-29页
  (二) 资料收集第29-30页
 二、X小学班会的现状分析第30-43页
  (一) 班会的基本情况第30-32页
  (二) 班会“说”什么——内容分析第32-35页
  (三) 班会怎么“说”——过程分析第35-43页
 三、这样的班会能否进行公民教育?第43页
 四、X小学班会现状的成因考察第43-46页
  (一) 宏观层面:班级工作传统的惯性第44页
  (二) 中观层面:考试制度的“压迫”第44-45页
  (三) 微观层面:班主任的观念第45-46页
第三章 建议:基于公民教育的小学班会第46-51页
 一、关于班会宏观方面的建议第46-47页
  (一) 更新对于班会的观念第46页
  (二) 改革关于班会的制度第46-47页
 二、让班会真正变成“会”第47-51页
  (一) 前期准备第47-48页
  (二) 具体实施第48-49页
  (三) 后期追踪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附录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挫折教育的现状研究与对策--以山东某小学为例
下一篇:以绘本为媒介实施品格教育的行动研究--以S小学二年级C班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