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的相关概述 | 第13-16页 |
(一) 行政道德责任 | 第13页 |
(二) 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 | 第13-14页 |
(三) 底线道德 | 第14-16页 |
二、 行政道德追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4页 |
(一) 国外行政道德追究制度 | 第16-17页 |
(二) 我国古代行政道德追究制度 | 第17-18页 |
(三) 新中国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 | 第18-24页 |
1. 新中国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的发展 | 第18-20页 |
2. 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基本构架 | 第20-24页 |
(1)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2)制度规范体系 | 第22-24页 |
三、 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30页 |
(一) 行政道德责任评价标准不健全 | 第24-25页 |
(二) 道德责任监督机制的缺失 | 第25页 |
(三) 道德法制建设滞后 | 第25-26页 |
(四) 道德责任奖惩机制匮乏 | 第26页 |
(五) 行政道德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26-30页 |
1. 问责主体不确定 | 第27页 |
2. 问责客体不明确 | 第27-28页 |
3. 问责程序不当 | 第28页 |
4. 问责依据不足 | 第28-29页 |
5. 行政道德责任力度不强 | 第29-30页 |
四、 完善我国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的举措 | 第30-40页 |
(一) 建立健全新型行政道德标准体系 | 第30-32页 |
1. 大力提升行政道德认知水平 | 第30-31页 |
2. 持续完善行政道德体系建设 | 第31-32页 |
(二) 完善行政道德责任监督机制 | 第32-33页 |
1. 加强内部监管 | 第32页 |
2. 强化外部监督 | 第32-33页 |
(三) 建立健全行政道德责任奖惩机制 | 第33-35页 |
1. 合理的激励保障制度 | 第33-34页 |
2. 建立有效的惩罚措施 | 第34-35页 |
(四) 细化行政道德责任追究制度 | 第35-40页 |
1. 规范问责行为,强化责任追究 | 第35-36页 |
2. 加强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问责机制 | 第36-37页 |
3. 明确问责对象,增强制度执行的针对性 | 第37-38页 |
4. 建立健全问责程序,对实施环节进行合理完善 | 第38-39页 |
5. 对问责信息进行公开,提高问责的透明度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