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被迫行为概述 | 第12-24页 |
(一) 被迫行为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 被迫行为的特征 | 第14-15页 |
1. 社会危害性 | 第14页 |
2. 精神强制性 | 第14页 |
3. 不可期待性 | 第14-15页 |
(三) 被迫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5页 |
(四) 被迫行为成立的条件 | 第15-18页 |
(五) 被迫行为的分类 | 第18-19页 |
(六) 被迫行为的历史演进及立法现状 | 第19-24页 |
1. 刑法中被迫行为的历史演进 | 第19-21页 |
2. 被迫行为的立法现状 | 第21-24页 |
二、被迫行为的刑法评价 | 第24-28页 |
(一) 两大法系对被迫行为的刑法评价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刑法对被迫行为的评价 | 第25-28页 |
三、被迫行为“出罪事由”辨析 | 第28-40页 |
(一) 被迫行为免责的法理基础 | 第28-31页 |
1. 功利主义 | 第28-29页 |
2. 期待可能性 | 第29-30页 |
3.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 第30-31页 |
(二) 被迫行为“出罪”事由相异的动因 | 第31-37页 |
1. 违法性阻却事由说 | 第32-33页 |
2. 责任阻却事由说 | 第33-37页 |
(三) 本文观点 | 第37-40页 |
四、我国刑法对被迫行为规定的缺陷与完善 | 第40-48页 |
(一) 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立法缺陷 | 第40-44页 |
(二)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出罪”功能 | 第44-46页 |
(三) 对我国刑法引入被迫行为的立法建议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