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渎职罪主体的概述 | 第9-14页 |
(一) 渎职的概念 | 第9页 |
(二) 职务的概念 | 第9-10页 |
(三) 渎职罪主体的本质特征 | 第10-14页 |
1. 学界的观点评析 | 第10-11页 |
2. 渎职罪主体的特征 | 第11-14页 |
二、渎职罪主体立法的历史沿革及国内外的立法现状 | 第14-28页 |
(一) 我国渎职罪主体立法的历史沿革 | 第14-17页 |
1. 79年到97 年刑法修订前,有关渎职罪主体的规定 | 第14-15页 |
2. 97年刑法对渎职主体的规定 | 第15-17页 |
(二) 国内外渎职罪主体的立法现状 | 第17-22页 |
1. 国外渎职罪主体的立法现状 | 第17-19页 |
2. 我国渎职罪主体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3. 我国渎职罪主体立法解释的现状 | 第20-22页 |
(三) 若干存在争议的渎职罪主体 | 第22-28页 |
1. 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机构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的问题 | 第22-23页 |
2. 各级中国共产党、政协、民主党派机关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的问题 | 第23-24页 |
3. 人大代表的的问题 | 第24页 |
4. 军队机关中从事公务人员的问题 | 第24-25页 |
5. 仲裁委员会成员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三、我国渎职罪主体立法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28-34页 |
(一) 渎职罪主体立法及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1. 立法的不足 | 第28-29页 |
2. 立法解释的不足 | 第29-30页 |
(二) 完善我国渎职罪主体规定的必要性及立法建议 | 第30-34页 |
1. 完善我国渎职罪主体规定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2. 对我国渎职罪主体规定的立法建议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