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喷射策略和燃料设计的压燃式发动机高效低排放燃烧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背景第12-14页
     ·能源需求量和汽车保有量第12-13页
     ·排放法规第13-14页
   ·低温燃烧第14-16页
     ·低温燃烧概念第14-16页
     ·低温燃烧模式分类第16页
   ·低温燃烧的影响因素第16-24页
     ·EGR、压缩比、涡流比和进气增压对低温燃烧的影响第16-18页
     ·喷射策略对低温燃烧的影响第18-20页
     ·燃料性质对低温燃烧的影响第20-24页
   ·低温燃烧研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25-28页
     ·研究思路第25-27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多次喷射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第28-55页
   ·前言第28页
   ·试验系统和测试方法第28-32页
     ·概述第28-29页
     ·EGR 系统第29-30页
     ·试验设备及其概述第30-32页
   ·不同放热类型的对比第32-33页
   ·预喷时刻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第33-38页
     ·预喷时刻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第33-35页
     ·预喷时刻对排放特性的影响第35-37页
     ·预喷时刻对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的影响第37-38页
   ·预喷量对 HCCI-DI 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38-44页
     ·预喷量对 HCCI-DI 燃烧特性的影响第38-41页
     ·预喷量对 HCCI-DI 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1-43页
     ·预喷量对 HCCI-DI 循环变动的影响第43-44页
   ·主喷时刻对 HCCI-DI 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4-48页
     ·主喷时刻对 HCCI-DI 燃烧特性的影响第44-45页
     ·主喷时刻对 HCCI-DI 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5-48页
   ·HCCI-DI 复合燃烧的优化第48-54页
     ·预喷量和预喷时刻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综合影响第48-51页
     ·预喷量和主喷时刻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综合影响第51-52页
     ·HCCI-DI 复合燃烧运行范围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低温燃烧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第55-72页
   ·前言第55页
   ·试验系统和方法第55-56页
   ·柴油低温燃烧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第56-59页
     ·柴油低温燃烧的燃烧特性第56-57页
     ·柴油低温燃烧的排放特性第57-59页
   ·EGR、喷射时刻和喷射压力对低温燃烧的影响第59-70页
     ·EGR、喷射时刻和喷射压力对低温燃烧的燃烧特性的影响第59-67页
     ·EGR、喷射时刻和喷射压力对燃油消耗率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含氧燃料生物柴油的低温燃烧第72-99页
   ·前言第72页
   ·试验系统和方法第72-74页
   ·生物柴油低温燃烧的燃烧和排放特征第74-84页
     ·生物柴油低温燃烧的燃烧特性第74-77页
     ·生物柴油低温燃烧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第77-80页
     ·生物柴油低温燃烧排放特性第80-84页
   ·多次喷射策略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第84-96页
     ·燃料组分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第84-85页
     ·预喷时刻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第85-90页
     ·预喷量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的影响第90-96页
   ·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运行范围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低温燃烧第99-117页
   ·前言第99页
   ·试验系统和方法第99-100页
   ·乙醇柴油低温燃烧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第100-110页
     ·乙醇柴油低温燃烧的燃烧特性第100-102页
     ·乙醇柴油低温燃烧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第102-105页
     ·乙醇柴油低温燃烧的排放特性第105-110页
   ·燃烧特性对低温燃烧排放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第110-113页
     ·滞燃期对低温燃烧排放的影响规律第110-111页
     ·燃烧相位对低温燃烧排放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第111-113页
   ·乙醇柴油低温燃烧运行范围第113-115页
   ·不同燃烧模式运行范围的比较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低温燃烧的数值模拟第117-134页
   ·前言第117页
   ·主要模型和计算网格第117-119页
   ·模拟结果和实测值比较第119-120页
   ·缸内燃烧和排放的模拟结果第120-124页
   ·影响热效率的原因第124-130页
     ·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生成对热效率的影响第125-127页
     ·燃烧相位和燃烧持续期对热效率的影响第127-129页
     ·放热率形状对热效率的影响第129-130页
   ·发动机低温燃烧热效率分析第130-133页
     ·实际工况点热效率分析第130-132页
     ·不同措施对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第132-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第134-137页
   ·全文总结第134-136页
   ·工作展望第136-137页
创新点说明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9页
符号与缩写第149-151页
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51-152页
参加科研项目和获得的奖励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快速流态化统一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与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