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探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2页
   ·问题的提出第7-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页
     ·实践意义第9-10页
   ·研究综述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1-12页
2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内涵解析第12-21页
   ·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概述第12-14页
     ·爱国主义的内涵第12-13页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第13-14页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内涵界定第14-17页
     ·模式第14-15页
     ·教育模式第15-16页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第16-17页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要素与结构第17-21页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要素第17-18页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结构第18-21页
3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1-39页
   ·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危机——爱国理性的缺失第22-30页
     ·遭人利用的危机第22-25页
     ·走向狭隘民族主义的危机第25-27页
     ·民粹主义裹挟爱国主义抬头的危机第27-30页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危机第30-32页
     ·大学生爱国主义理性教育的缺失第30页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缺失第30-32页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2-39页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倾向使其忽视人的发展第32-33页
     ·教育内容的抽象性损害了教育的说服力与可信度第33-36页
     ·教育者能力结构的“水桶效应”致使教育流于说教和灌输第36-38页
     ·教育主客体的僵化定位引发教师与学生的对立第38-39页
4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革新的构想第39-49页
   ·革新模式导向——克服社会本位,树立并践行辩证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观第39-41页
   ·革新模式内核——回归生活世界,探索并开发社会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第41-45页
     ·引进生产劳动的内容,促进个人技能和角色的社会化第41-42页
     ·加强政治参与和道德实践,促进个人观念的社会化第42-44页
     ·加强社会规范教育,促进个人行为的社会化第44-45页
   ·革新模式动力——改革引进机制,优化教育者的能力结构第45-46页
   ·革新模式观念——突破传统定位,重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第46-49页
5 研究总结第49-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扬声器的异常声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