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4-6页
1 绪论第6-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6-8页
     ·研究背景第6-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8-10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0-12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4-16页
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科学内涵第16-20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第16-18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第18-20页
3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及制约因素第20-32页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调查第20-26页
     ·政治状况第21-22页
     ·思想状况第22-23页
     ·道德状况第23-25页
     ·心理状况第25-26页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制约因素第26-32页
     ·教育主体因素第27-28页
     ·教育客体因素第28页
     ·教育介体因素第28-29页
     ·教育环境因素第29-32页
4 新时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第32-42页
   ·新时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则第32-34页
     ·方向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2-33页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33页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3-34页
   ·增强互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第34-35页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的内容第34页
     ·增强互动,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第34-35页
   ·注重合力,全方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35-36页
     ·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第35页
     ·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第35-36页
   ·吸收借鉴,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第36-37页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第36页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第36-37页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第37页
   ·疏理引导,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机制第37-38页
   ·搭建平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38-39页
   ·强化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养第39-42页
5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一第52-56页
附录二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