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9页 |
第一章 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 | 第19-46页 |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 第19-25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二、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理论 | 第20-22页 |
三、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兴起 | 第25-33页 |
一、气候变化国际法的定义 | 第25-26页 |
二、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三、气候变化国际法与发展中国家 | 第27-30页 |
四、气候变化国际法的主要特点 | 第30-33页 |
第三节 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概述 | 第33-45页 |
一、差别待遇的定义 | 第33-35页 |
二、差别待遇的类型 | 第35-41页 |
三、差别待遇的性质分析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差别待遇的形成与发展 | 第46-76页 |
第一节 差别待遇的产生背景 | 第46-50页 |
一、《气候公约》产生前的酝酿 | 第46-48页 |
二、《气候公约》产生后的发展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京都议定书》缔结前的差别待遇 | 第50-56页 |
一、《气候公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柏林授权》 | 第50-53页 |
二、《气候公约》第二届缔约方会议:《日内瓦部长宣言》 | 第53-54页 |
三、《气候公约》第三届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 | 第54-56页 |
第三节 《京都议定书》生效前的差别待遇 | 第56-67页 |
一、《气候公约》第四届缔约方会议:《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 第56-58页 |
二、《气候公约》第五届缔约方会议 | 第58页 |
三、《气候公约》第六届缔约方会议:《波恩协定》 | 第58-63页 |
四、《气候公约》第七届缔约方会议:《马拉喀什协议》 | 第63-64页 |
五、《气候公约》第八届缔约方会议:《德里宣言》 | 第64-66页 |
六、《气候公约》第九届缔约方会议 | 第66页 |
七、《气候公约》第十届缔约方会议 | 第66-67页 |
第四节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差别待遇 | 第67-73页 |
一、《气候公约》第十一届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 | 第67-69页 |
二、《气候公约》第十二届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二届缔约方会议) | 第69-70页 |
三、《气候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三届缔约方会议):《巴厘岛行动计划》 | 第70-72页 |
四、《气候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四届缔约方会议) | 第72-73页 |
本章小节 | 第73-76页 |
第三章 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差别待遇的基本原则 | 第76-120页 |
第一节 差别待遇与区别责任 | 第76-81页 |
一、责任(responsiblity) | 第76-79页 |
二、待遇(treatment) | 第79-81页 |
三、差别待遇不同于区别责任 | 第81页 |
第二节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第81-96页 |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提出 | 第82-83页 |
二、气候变化国际法与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第83-86页 |
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内容 | 第86-91页 |
四、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面临的争议 | 第91-94页 |
五、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 第94-96页 |
第三节 公平互利原则 | 第96-107页 |
一、公平互利原则简介 | 第96-100页 |
二、气候变化国际法与公平互利 | 第100-102页 |
三、公平互利原则适用展望 | 第102-106页 |
四、公平互利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 第106-107页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107-119页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 | 第109-110页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及体现 | 第110-116页 |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展望 | 第116-117页 |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作用及影响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国际法实施机制中的差别待遇 | 第120-16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20-123页 |
一、实施、遵守、执行等术语的界定 | 第120-122页 |
二、实施机制 | 第122-123页 |
第二节 国家信息通报机制 | 第123-129页 |
一、产生过程 | 第123-125页 |
二、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的内容 | 第125-127页 |
三、国家信息通报机制中差别待遇的特点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资金机制 | 第129-140页 |
一、资金机制中差别待遇的产生过程 | 第129-131页 |
二、资金机制具体安排中的差别待遇 | 第131-137页 |
三、面临的困难及展望 | 第137-140页 |
第四节 清洁发展机制 | 第140-153页 |
一、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 | 第141-143页 |
二、清洁发展机制中差别待遇的体现 | 第143-151页 |
三、清洁发展机制对差别待遇的意义 | 第151-152页 |
四、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 第152-153页 |
第五节 遵约机制 | 第153-162页 |
一、产生原因 | 第154-156页 |
二、气候变化国际法遵约机制的产生进程 | 第156-158页 |
三、《京都议定书》遵约机制中差别待遇的主要内容 | 第158-160页 |
四、《京都议定书》遵约机制中差别待遇的特点 | 第160-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162-165页 |
第五章 国际法其它领域中的差别待遇:借鉴与影响 | 第165-200页 |
第一节 国际海底法律制度中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的举措 | 第165-176页 |
一、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的过程 | 第166-167页 |
二、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的主要内容 | 第167-173页 |
三、主要影响与借鉴分析 | 第173-176页 |
第二节 保护臭氧层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 | 第176-185页 |
一、差别待遇的发展过程 | 第176-179页 |
二、差别待遇的主要内容 | 第179-182页 |
三、差别待遇的特点及影响与借鉴 | 第182-185页 |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 第185-196页 |
一、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发展历程 | 第185-191页 |
二、特殊与差别待遇的主要内容 | 第191-194页 |
三、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特点及影响 | 第194-196页 |
本章小结 | 第196-200页 |
第六章 和谐世界背景下的差别待遇:回顾与前瞻 | 第200-216页 |
一、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 | 第200-202页 |
二、和谐世界的构建需要差别待遇 | 第202-204页 |
三、差别待遇的完善需要和谐世界的理念 | 第204-209页 |
四、中国与差别待遇 | 第209-21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6-230页 |
后记 | 第2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