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及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5页
 一、选题缘起、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一) 中文研究文献综述第13-14页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5页
第一章 隐名股东的一般界定第15-21页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内涵第15-16页
  一、隐名股东的概念第15页
  二、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第15-16页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分类第16-18页
 第三节 隐名股东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及法律关系第18页
 第四节 隐名股东的现实成因第18-20页
 第五节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分离的合理性分析与对策第20-21页
第二章 比较法上的隐名股东第21-24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隐名股东规范第21-22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隐名股东规范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隐名股东资格认定学说与实践第24-33页
 第一节 我国关于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学说与争论第24-27页
  一、实质说(肯定说)第24页
  二、形式说(否定说)第24-25页
  三、折衷说第25页
  四、余论第25-27页
 第二节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具体标准第27-33页
  一、股东资格的确定第27-29页
  二、隐名股东纠纷类型化分析第29-33页
第四章 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第33-39页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模式分析第33-36页
  一、隐名(间接)代理模式第33-35页
  二、以合伙制度模式保护隐名股东的可行性分析第35页
  三、信托制度模式第35-36页
  四、余论第36页
 第二节 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内容探讨第36-39页
第五章 隐名股东的立法完善与建议第39-43页
 第一节 隐名股东立法不足之处第39-41页
  一、立法不够明确,存在法律漏洞第39-40页
  二、立法位阶不够第40-41页
  三、隐名股东法律地位定位不明第41页
 第二节 完善隐名股东的立法建议第41-43页
  一、明确细化法律,弥补法律漏洞第41-42页
  二、提高法律位阶第42页
  三、引入股权信托制度,衔接好信托制度与隐名股东制度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职学校就业市场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以长沙财经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