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教育产业化的定义及其讨论 | 第15-16页 |
·教育产业化 | 第15页 |
·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 | 第15-16页 |
·国内外关于民办教育培训的讨论 | 第16-17页 |
·国外英语培训行业的发展及培训功能的讨论 | 第16-17页 |
·国内民办教育培训功能及作用的讨论 | 第17页 |
·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 第17-18页 |
·英语培训教育的属性界定 | 第18-19页 |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狭义教育成本概念 | 第19页 |
·教育收益的概念 | 第19页 |
·第三部门的概念 | 第19-21页 |
·第三部门内涵 | 第19-20页 |
·第三部门的特点 | 第20-21页 |
·相关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英语培训行业发展与行业特点分析 | 第22-36页 |
·英语培训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22-23页 |
·我国英语培训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 | 第23-26页 |
·经济因素 | 第23-24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24页 |
·中国英语培训教育法规因素 | 第24-26页 |
·英语培训机构资源状况分析 | 第26-31页 |
·师资质量不稳定 | 第27-28页 |
·课程质量衡量标准不统一 | 第28-29页 |
·硬件设施标准低 | 第29-30页 |
·教材、讲义材料单一,研发经历不足 | 第30-31页 |
·英语培训教育行业特点 | 第31-36页 |
·办学主体多元化 | 第31页 |
·培训内容多样化 | 第31-32页 |
·培训方式多样化 | 第32-33页 |
·学员数量巨大培训动机多样化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我国英语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6-44页 |
·英语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培训机构多而杂、产业集中度低 | 第37页 |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 第37-38页 |
·服务水平与能力低 | 第38-39页 |
·教育目标唯功利化 | 第39页 |
·过分拔高英语地位,浪费宝贵的人力、财力 | 第39页 |
·英语培训行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4页 |
·英语培训教育行业功能定位模糊或存在偏差 | 第40页 |
·政府监管缺位 | 第40-41页 |
·没有统一承认的行会管理 | 第41-42页 |
·英语培训教育界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 第42页 |
·“格雷欣”法则在英语培训教育界的作用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我国英语培训教育行业的属性界定及功能定位 | 第44-61页 |
·英语培训行业的双重属性----公益性与寻利性并存 | 第44-51页 |
·英语培训行业社会公益功能-----第三部门概念的介入 | 第44页 |
·英语培训收益率的微观分析 | 第44-48页 |
·我国英语培训产品的准公共性 | 第48-49页 |
·关于英语培训“合理回报”的分析 | 第49-50页 |
·英语培训的“寻利性” | 第50-51页 |
·我国英语培训行业的功能定位 | 第51-53页 |
·英语培训行业社会经济功能定位 | 第51-52页 |
·英语培训机构产权与利益获得定位 | 第52-53页 |
·英语培训行业教育服务功能定位 | 第53页 |
·引导我国英语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3-61页 |
·明确英语培训教育属性,规范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53-56页 |
·建立英语培训行业行会,加强行业自律 | 第56-57页 |
·规范英语培训机构师资待遇,提高机构教师社会认同度 | 第57-58页 |
·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加强社会监督 | 第58-59页 |
·加强国际交流,突出英语培训特点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