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铝混合车身结构件的材料优化匹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钢铝混合材料车身结构的发展 | 第11-15页 |
·钢铝混合材料车身开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 第15-19页 |
·基于耐撞性的钢铝组合结构材料匹配问题 | 第15-16页 |
·钢铝组合车身结构的正向开发方法 | 第16-17页 |
·钢铝组合车身结构的连接技术 | 第17-19页 |
·无铆钉自冲铆连接技术 | 第17-18页 |
·粘接与铆粘复合连接技术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钢铝混合车身结构的多目标优化理论体系 | 第21-30页 |
·引言 | 第21页 |
·车身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框架体系 | 第21页 |
·车身钢铝材料优化匹配类问题的描述 | 第21-23页 |
·近似模型的构建理论 | 第23-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近似模型 | 第24-26页 |
·回归与插值近似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26-27页 |
·求解近似模型的遗传算法理论 | 第27-28页 |
·NSGAⅡ算法简介 | 第27-28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钢铝混合材料车身钢铝组合前纵梁的开发研究 | 第30-37页 |
·引言 | 第30页 |
·钢铝混合前纵梁简化结构耐撞性问题描述 | 第30-31页 |
·材料类型与板厚组合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多项式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Kriging 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33页 |
·径向基函数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近似模型多目标优化预测结果的对比与验证 | 第34-36页 |
·预测结果准确性对比 | 第34-35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35页 |
·最佳优化结果验证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无铆钉自冲铆连接钢铝异种材料的实验研究 | 第37-45页 |
·引言 | 第37页 |
·钢铝板材压力连接数值仿真 | 第37-40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自适应网格重划分 | 第37-40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页 |
·仿真结果实验验证 | 第40-44页 |
·无铆钉自冲铆连接实验 | 第40-43页 |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不同强度钢铝板材压力连接匹配规律与优化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不同强度等级钢铝板料连接规律研究 | 第45-48页 |
·钢铝板料连接规律研究 | 第45-47页 |
·特殊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连接点材料类型和板厚组合多目标优化 | 第48-53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颈厚值和自锁值多目标优化 | 第49-53页 |
·建立近似模型 | 第49-51页 |
·接头颈厚值及自锁值多目标优化 | 第51-53页 |
·Pareto 优化解对比验证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