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城市群城镇体系时空演变及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7-26页 |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城市群 | 第17页 |
·城镇体系 | 第17-18页 |
·城镇体系三结构 | 第18-19页 |
·基础理论 | 第19-26页 |
·城市规模结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城市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城市职能研究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第3章 关中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化分析 | 第26-3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6-28页 |
·区域范围 | 第26-27页 |
·资源条件 | 第27-28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8页 |
·关中城市群城镇体系演化历程 | 第28-31页 |
·西周城市体系萌芽阶段 | 第28-29页 |
·秦代三级城市网络阶段 | 第29页 |
·两汉时期城市群雏形阶段 | 第29页 |
·唐-明清伸展轴发展阶段 | 第29-30页 |
·近现代社会轴内填充阶段 | 第30页 |
·建国后持续发展阶段 | 第30-31页 |
·改革开放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 第31页 |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化分析 | 第31-37页 |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31-32页 |
·城镇体系演化历程分析 | 第32-34页 |
·城市首位度演变分析 | 第34-35页 |
·位序-规模结构演化分析 | 第35-36页 |
·规模结构分维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规模结构现状特征 | 第37-38页 |
第4章 关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 第38-51页 |
·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研究 | 第38-43页 |
·城市流强度模型 | 第38-39页 |
·城市外向功能量动态分析 | 第39-40页 |
·城市流动态变化分析 | 第40-42页 |
·集聚扩散中心等级分析 | 第42-43页 |
·经济联系动态变化分析 | 第43-46页 |
·经济联系分析模型 | 第43页 |
·经济联系强度演化分析 | 第43-45页 |
·经济联系空间分布分析 | 第45-46页 |
·集聚-碎化指数演变分析 | 第46-49页 |
·集聚-碎化空间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集聚-碎化指数测度 | 第47-48页 |
·集聚-碎化态势分析 | 第48-49页 |
·关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第49-51页 |
第5章 关中城市群职能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 第51-58页 |
·城市职能及产业结构演变 | 第51-53页 |
·城市职能演变历程 | 第51页 |
·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第51-53页 |
·职能结构变动分析 | 第53-57页 |
·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 第53-54页 |
·整体职能结构变动分析 | 第54-55页 |
·单体职能结构变动分析 | 第55-57页 |
·城市群职能结构现状特征 | 第57-58页 |
第6章 关中城市群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 第58-64页 |
·等级规模协调化 | 第58-59页 |
·空间布局合理化 | 第59-60页 |
·职能结构完善化 | 第60-64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4-66页 |
·基本结论 | 第64页 |
·创新点 | 第64-65页 |
·论文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