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创新之处与关键问题 | 第10-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评述 | 第12-14页 |
·主要观点 | 第12-14页 |
·模型研究 | 第14页 |
·简评 | 第14页 |
·房地产经济学理论的评述 | 第14-17页 |
·主要观点 | 第14-16页 |
·其他观点 | 第16页 |
·简评 | 第16-17页 |
·住房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20页 |
3 研究构架及假设 | 第20-24页 |
·住房需求的压力指标编制 | 第20页 |
·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分类 | 第20-21页 |
·研究构架 | 第21-24页 |
·大学生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的构架 | 第21-22页 |
·各影响因素对住房需求的贡献率 | 第22-23页 |
·各影响因素间差异的研究构架 | 第23-24页 |
4 问卷设计及试测 | 第24-30页 |
·问卷设计 | 第24页 |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试测样本特征统计表 | 第25-26页 |
·试测样本住房消费压力数值分布 | 第26-27页 |
·试测影响因素的指标与标准差分析 | 第27-28页 |
·试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8-30页 |
·信度分析 | 第28页 |
·效度分析 | 第28-30页 |
5 正式研究的数据分析 | 第30-6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5页 |
·样本人口特征统计表 | 第30-32页 |
·样本住房消费压力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影响因素均值与标准差分析 | 第34-35页 |
·压力指标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35-38页 |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38-43页 |
·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 | 第38-39页 |
·荷载矩阵及主因子分析 | 第39-41页 |
·信度检验 | 第41-42页 |
·研究假设 | 第42-43页 |
·影响因素两配对样本 t 检验 | 第43-47页 |
·影响因素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7-60页 |
·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7-48页 |
·就读年级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8-49页 |
·恋爱婚姻状况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9页 |
·家庭居住地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9-52页 |
·家庭规模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52-55页 |
·家庭年收入维度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55-60页 |
6 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 第60-64页 |
·主成分分析及结论 | 第60-62页 |
·相关分析 | 第62-64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64-72页 |
·研究结论 | 第64-68页 |
·不同大学生群体的住房消费压力差异小结 | 第64-65页 |
·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小结 | 第65-67页 |
·影响因素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性检验小结 | 第67-68页 |
·研究建议 | 第68-70页 |
·对政府政策的建议 | 第68-69页 |
·对房地产商的建议 | 第69页 |
·对重庆市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建议 | 第69-70页 |
·研究局限及后续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2页 |
附件1 重庆市大学生住房需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一次修编) | 第76-79页 |
附件2 重庆市大学生住房需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 第79-82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