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言第9-13页
 一、 选题的缘由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四、 拟创新之处第11页
 五、 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一) 文献资料法第11页
  (二) 历史分析法第11-12页
  (三) 系统分析法第12-13页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3-18页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发展第13-14页
  (一) 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第13页
  (二) 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第13-14页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多方面发展第14-15页
  (一) 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第14-15页
  (二) 自然力和社会能力第15页
  (三) 体力和智力第15页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发展第15-16页
  (一) 人的社会关系的普遍性发展第15-16页
  (二)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发展第16页
 四、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第16-18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第18-27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第18-23页
  (一)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第18-20页
  (二) 江泽民的民生思想第20-22页
  (三) 胡锦涛的民生思想第22-23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本质特征第23-25页
  (一) 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第23-24页
  (二) 以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为现实诉求第24-25页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5-27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一致性第25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第25-27页
第三章 民生建设中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与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第27-43页
 一、 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一) 教育保障方面—上学难问题第27-28页
  (二) 就业保障方面—就业难问题第28-30页
  (三) 医疗保障方面—看病难问题第30-31页
  (四) 住房保障方面—住房难问题第31-32页
 二、 民生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第32-37页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第32页
  (二)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第32-34页
  (三) 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第34-35页
  (四) 民主法制不健全第35-36页
  (五)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第36-37页
 三、 民生问题解决途径第37-43页
  (一) 大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第37-39页
  (二)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民生型政府第39-40页
  (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40-41页
  (四)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合力第41-43页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第43-46页
 一、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主体第43页
 二、 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第43-44页
 三、 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第44-45页
 四、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恽代英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
下一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