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盗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一、盗赃物善意取得基本问题概述第10-16页
 (一) 善意取得的概念及渊源第10-12页
 (二) 盗赃物的界定第12-13页
 (三) 刑事追赃与善意取得制度关系的辨析第13-16页
二、国内外盗赃物善意取得的比较法考察第16-21页
 (一) 域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盗赃物善意取得的规定第16-17页
 (二) 我国对盗赃物善意取得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第17-20页
 (三) 借鉴与启示第20-21页
三、盗赃物善意取得的理论问题分析第21-28页
 (一) 盗赃物善意取得的理论争议第21-23页
  1. 肯定说第21-22页
  2. 有条件适用说第22页
  3. 否定说第22页
  4. 对否定说的评析第22-23页
 (二) 盗赃物善意取得的方法论分析第23-26页
  1. 交易成本分析法第23-24页
  2. 个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第24-25页
  3. 现实主义方法论第25-26页
 (三) 盗赃物善意取得的法律价值第26-28页
  1. 维护交易安全,提高经济效率第26页
  2. 体现诚实信用原则,实现公平正义第26-27页
  3. 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发挥物尽其用第27-28页
四、盗赃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第28-38页
 (一) 盗赃物善意取得的一般构成要件第28-29页
  1. 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第28页
  2.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第28-29页
  3. 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第29页
  4. 完成法定的公示方法第29页
 (二) 盗赃物善意取得还需澄清的几个关键性要素第29-38页
  1. “善意”的判断标准第29-32页
  2. 公开市场原则第32-33页
  3. 回复请求权问题第33-38页
五、盗赃物善意取得的立法建议第38-46页
 (一) 我国建立盗赃物善意取得的正当性第38-43页
  1. 意思自治是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的最大限制第39-41页
  2. 信赖保护对意思自治的协调第41-43页
 (二) 物权法第106条、第107条的解读第43-45页
 (三) 我国建立盗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设想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妥善化解现阶段干群矛盾的方法与对策探索
下一篇:人力资本出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