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4页 |
第一章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 第14-16页 |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4页 |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 第16-18页 |
一、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 | 第16页 |
二、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第16页 |
三、其他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广西产业结构分析 | 第18-32页 |
第一节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8页 |
第二节 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第18-22页 |
一、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 | 第18-19页 |
二、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的三个阶段 | 第19-20页 |
三、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22-27页 |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第32-41页 |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低质化的表现 | 第32-33页 |
一、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仍为就业主体 | 第32页 |
二、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大,产业结构演变中出现不协调 | 第32-33页 |
三、产业结构特色不明显,专业化分工效益低 | 第33页 |
第二节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中的问题 | 第33-38页 |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 第38-41页 |
一、体制性因素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 | 第39页 |
三、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不足 | 第39页 |
四、产业结构调整未与国际产业结构接轨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广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遵守的指导思想 | 第41-42页 |
一、必须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 第41页 |
二、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41页 |
三、必须有利于市场竞争 | 第41页 |
四、必须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创新 | 第42-43页 |
一、加快农业的现代化,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 | 第42页 |
二、第二产业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型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 第42-43页 |
三、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新兴产业 | 第43页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 | 第43-48页 |
一、从宏观层面分析 | 第43-44页 |
二、从中观层面分析 | 第44-46页 |
三、从微观层面分析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