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钛合金表面微结构电火花加工及其水润滑摩擦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选题的意义和来源第13-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3-14页
     ·课题的来源第14页
   ·钛合金材料应用第14-16页
   ·表面微结构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其加工方法第16-19页
     ·表面微结构技术的发展应用第16-19页
     ·微结构加工方法第19页
   ·微结构摩擦磨损研究现状第19-25页
     ·干摩擦条件下的表面微结构摩擦学效应第19-21页
     ·油润滑条件下的表面微结构摩擦学效应第21-24页
     ·水润滑条件下的表面微结构摩擦学效应第24-2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第26-32页
   ·样品的制备第26-27页
     ·试样材料第26页
     ·试样表面处理第26-27页
   ·试验试件的加工设备第27-29页
   ·摩擦磨损试验仪器介绍第29-31页
     ·水润滑摩擦磨损试验机第29-30页
     ·摩擦副的磨损测量第30-31页
   ·试件表面分析所用仪器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表面微结构设计及加工与钛合金表面改性试验第32-50页
   ·电火花加工电极设计及制备第32-35页
     ·电极材料的选择第32-33页
     ·微坑结构的电极设计第33-34页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微凸起电极第34-35页
   ·钛合金电火花加工电参数对表面的影响第35-38页
   ·钛合金表面微坑结构设计及制备第38-42页
     ·表面微坑结构的设计第38-40页
     ·钛合金试件表面微坑结构的制备及分析第40-42页
   ·氮气中电火花放电进行钛合金表面改性试验第42-49页
     ·气中放电加工工作原理及电极夹具的结构第43-44页
     ·不同加工条件下试件表面的微观形貌第44-45页
     ·气中电火花放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第45-49页
       ·电极的优化设计第45-46页
       ·密封系统的优化设计第46-47页
       ·氮气中电火花放电加工表面微凸起结构第47-49页
   ·本章小节第49-50页
第四章 微结构表面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第50-65页
   ·摩擦磨损试验目的及主要测量因素第50页
   ·摩擦磨损试验的环境条件及试验参数第50-51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51-60页
     ·相同表面结构的不同微坑深度的摩擦性能比较第51-53页
     ·相同微坑深度不同表面结构的摩擦性能比较第53-54页
     ·微凸起结构的摩擦学效应分析第54页
     ·钛合金试样与氮化硅小球磨损分析第54-59页
       ·微坑表面对磨氮化硅小球的磨损率分析第54-57页
       ·钛合金试样微坑表面的磨损量分析第57-59页
     ·钛合金试样的微凸起表面与氮化硅小球磨损分析第59-60页
   ·微结构模型摩擦磨损机理分析第60-64页
     ·摩擦磨损的数学模型第60-63页
     ·摩擦磨损试验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表面微结构摩擦磨损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第65-74页
   ·引言第65页
   ·计算方法及软件的选用第65页
     ·计算方法第65页
     ·软件的选用第65页
   ·三维摩擦接触分析第65-73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6-68页
     ·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第68-69页
       ·材料属性第68页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68页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68-69页
       ·识别接触对第69页
     ·加载并求解第69-70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70-73页
       ·摩擦磨损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分析第70-71页
       ·摩擦磨损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分析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合金表面微结构的制备及其红外/雷达隐身特性研究
下一篇:微铣刀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及伺服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