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钛合金表面微结构的制备及其红外/雷达隐身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引言第12页
   ·涂层隐身吸波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第12页
   ·红外线隐身涂层第12-14页
     ·红外技术简介第12-13页
     ·红外隐身的机理第13页
     ·红外隐身涂层第13-14页
   ·雷达吸波涂层第14-16页
     ·雷达波的吸收损耗物理指标第14-15页
     ·雷达吸波涂层第15-16页
   ·红外和雷达的复合吸波涂层第16页
   ·吸波材料的物理模型第16-17页
   ·微弧氧化技术在复合吸波涂层中的应用第17-20页
     ·微弧氧化的原理及特性第17-19页
     ·微弧氧化在复合吸波涂层中的应用第19-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0-22页
     ·吸波隐身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1-2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3-33页
   ·样品的制备第23-24页
     ·样品材料第23页
     ·薄膜的制备第23-24页
   ·薄膜的表征方法第24-25页
     ·薄膜物相组成分析(XRD)第25页
     ·表面形貌分析第25页
   ·薄膜的红外发射率的测定第25-26页
   ·薄膜的雷达波吸收损耗的测定第26-29页
     ·实验测试仪器第26-27页
     ·矢量网络分析仪原理及测试第27-29页
   ·虚拟平台 Labview 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9-32页
     ·Labview 简介第29-30页
     ·Labview 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0-32页
   ·本章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单独电解质形成的薄膜红外发射和雷达波反射性能测试第33-48页
   ·在铝酸钠盐系添加单独电解质乙酸锌第33-40页
     ·微弧氧化薄膜的表面表征第33-36页
     ·薄膜的红外发射率的测定第36-38页
     ·薄膜的雷达波吸收能力测试第38-40页
   ·电解质为铝酸钠和铁粒子第40-46页
     ·微弧氧化薄膜的表面表征第40-43页
     ·薄膜的红外发射率的测定第43-44页
     ·薄膜的雷达波吸收能力测试第44-46页
   ·本章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混合电解质形成的薄膜红外发射和雷达波反射性能测试第48-57页
   ·微弧氧化薄膜的表面表征第48-51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48-49页
     ·薄膜的三维形貌第49-50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50-51页
   ·薄膜的红外发射率的测定第51-52页
   ·薄膜的雷达波吸波能力测试第52-54页
   ·实验结果对比第54-56页
     ·红外发射率的比较第54-55页
     ·雷达波反射损耗的比较第55-56页
   ·本章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复合吸波涂层表面结构模型及吸波作用原理第57-69页
   ·表面凸起结构在复合吸波涂层中的作用第57-58页
   ·角锥吸波材料对电磁波反射及吸收原理第58-60页
     ·锥体高度及底座高度第58页
     ·锥体的顶角第58-60页
   ·台阶浮雕凸起结构的反射模型研究第60-67页
     ·一维表面凸起结构分析第61-62页
     ·二维表面凸起结构分析第62-63页
     ·表面凸起结构的反射特性理论分析第63-64页
     ·利用Labview 分析表面结构的反射率第64-67页
   ·复合吸波涂层第67-68页
   ·微弧氧化技术在复合吸波涂层中的作用第68页
   ·本章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学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氢在钛中扩散和相变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钛合金表面微结构电火花加工及其水润滑摩擦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