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 导言 | 第11-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4页 |
2.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7页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概述 | 第18-22页 |
(一)群体性事件称谓的历史演变与突发事件 | 第18-20页 |
1. 群体性事件称谓的历史演变 | 第18-20页 |
2. 突发事件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 第20页 |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含义及其特点 | 第20-22页 |
1.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 第20-21页 |
2.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第21-22页 |
三.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及其应急处置现状 | 第22-32页 |
(一)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类型 | 第22-23页 |
1. 治安隐患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 第22页 |
2. 政治隐患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 第22-23页 |
(二)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第23-25页 |
1. 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导致高校群体性事件复杂化和性质激变 | 第23-24页 |
2. 多民族、多语言及多种宗教相互交织,使高校群体性事件更加复杂、不可预见 | 第24页 |
3. 特殊的地域使高校群体性事件极易造成重大、深远的国际影响 | 第24-25页 |
(三)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分析 | 第25-28页 |
1. 国外敌对势力对新疆高校的渗透和破坏,是引起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外在因素 | 第25-26页 |
2. 贫困生增多与就业压力加剧,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因素 | 第26-27页 |
3. 法制教育弱化使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内在因素 | 第27页 |
4. 多民族与多宗教问题相交织,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 | 第27-28页 |
(四)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现状 | 第28-30页 |
1. 现阶段我国在处置校园群体性事件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8-29页 |
2. 新疆地方群体性公共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基本构建 | 第29页 |
3.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现状及机制构建 | 第29-30页 |
(五)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1.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应对法律缺乏 | 第30页 |
2. 缺乏危机干预教育,危机防范措施不完善 | 第30-31页 |
3. 应急管理机构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 | 第31-32页 |
四. 完善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的思考 | 第32-45页 |
(一)完善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1. 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 第32-33页 |
2. 新疆各民族团结和睦、友好相处的长远需要 | 第33页 |
3. 对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进一步深化改革至关重要 | 第33-34页 |
(二)加强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建设 | 第34-38页 |
1.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应坚持的目标 | 第34-35页 |
2.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应坚持的原则 | 第35-36页 |
3.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应坚持的方法 | 第36-38页 |
4. 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应坚持的重点 | 第38页 |
(三)实现新疆高校群体性事件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 第38-45页 |
1. 加强高校法制化建设,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 第39页 |
2. 加快制定高校群体性事件单行条例的建设步伐,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第39-41页 |
3. 强化心理教育,加强危机干预 | 第41-42页 |
4.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促成良好政治素质的养成,构建和谐美好校园 | 第42-43页 |
5.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团结平安校园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