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纱线截面图像预处理 | 第11-21页 |
·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腐蚀、膨胀 | 第11-12页 |
·开、闭运算 | 第12-13页 |
·预处理步骤 | 第13-18页 |
·图像灰度化 | 第13-14页 |
·图像的平滑 | 第14-16页 |
·形态学重建 | 第16-17页 |
·图像的增强 | 第17-18页 |
·预处理解决方案 | 第18-19页 |
·方案的前提 | 第18页 |
·预处理流程 | 第18-19页 |
·二值化问题 | 第19-21页 |
第3章 纱线截面图像中的个体轮廓探测 | 第21-27页 |
·轮廓跟踪模型 | 第21-22页 |
·光斑扩散 | 第22-27页 |
·光斑的概念 | 第23页 |
·光斑的扩散及控制 | 第23-27页 |
第4章 个体轮廓的特征值提取 | 第27-30页 |
·形态指标 | 第27-28页 |
·特征向量与特征值矩阵 | 第28-30页 |
第5章 特征值聚类分析与混纺比计算 | 第30-35页 |
·样品间距离和类间距离 | 第30-31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31页 |
·聚类和分类 | 第31-33页 |
·混纺比计算 | 第33-35页 |
第6章 混纺比分析软件Blended Yarn Analyzer | 第35-45页 |
·图像预处理模块 | 第35-37页 |
·目标探测模块 | 第37-39页 |
·特征值提取模块 | 第39-42页 |
·特征数据分析模块 | 第42-43页 |
·质量混纺比 | 第43-45页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第45-47页 |
·论文的贡献 | 第45页 |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撰写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