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贸易保护论文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1 引言第11-24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4-21页
     ·案例分析第14-15页
     ·理论分析第15-19页
     ·应对之策第19-21页
   ·研究的逻辑框架第21-23页
   ·采用的研究方法第23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2 反倾销的概念及缘由第24-31页
   ·反倾销的概念第24-26页
     ·反倾销概念的历史形成第24-25页
     ·反倾销定义及条件第25-26页
   ·反倾销的缘由第26-31页
     ·保护本国产品出口的起源第26-29页
     ·反倾销的理论研究第29-31页
3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体系中的制度定位第31-54页
   ·浙江省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第31-32页
     ·浙江省行业协会总体上发展较快第31页
     ·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制约因素第31-32页
   ·行业协会反倾销的理论依据第32-43页
     ·行业协会的性质第32-33页
     ·“外部效应”理论第33-34页
     ·博弈论理论第34-35页
     ·俱乐部理论第35页
     ·行业协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治理第35-37页
     ·行业协会调节企业合作收益分配第37-40页
     ·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搭便车行为分析第40-43页
   ·行业协会在我国反倾销体系中的职能第43-47页
     ·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第44-45页
     ·反倾销预警者第45页
     ·国外相关协会与组织的联系者第45-46页
     ·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第46-47页
   ·案例研究——苹果汁反倾销案第47-54页
     ·本案背景第47页
     ·美国苹果协会酝酿起诉第47-48页
     ·商会组织企业积极应诉第48-49页
     ·挑战美国商务部不公正裁决第49-51页
     ·继续向美国商务部抗辩第51-52页
     ·总结与启示第52-54页
4 构建政府、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反倾销协同体系第54-71页
   ·建立反倾销协同体系的必要性第54-60页
     ·建立反倾销协同体系的理论利益第54-57页
     ·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的两难第57-59页
     ·建立反倾销协同体系现实需要第59-60页
   ·反倾销协同体系的构建框架第60-62页
   ·各主体在反倾销联动体系中的职能第62-70页
     ·政府在反倾销体系中的职能第62-64页
     ·企业在反倾销体系中的职能第64-67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第67-70页
   ·概念模型的构建第70-71页
5 农产品反倾销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第71-99页
   ·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衡量指标第71-74页
     ·衡量指标汇总第71-73页
     ·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衡量指标第73-74页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第74-76页
     ·主要研究方法介绍第74-76页
   ·问卷调查过程第76-79页
   ·数据初步分析第79-84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9-81页
     ·问卷数据质量分析第81-84页
   ·结构方程建模第84-93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检验第84-90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调整第90-93页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解释第93-98页
   ·初步结论第98-9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9-103页
   ·制约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有效运作的因素第99页
   ·结论分析第99-100页
     ·行业协会第99-100页
     ·政府第100页
     ·企业第100页
     ·专业合作社第100页
   ·帮助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有效运作的策略第100-102页
     ·完善各方主体的职能,建立相关机制第100-101页
     ·促进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整合第101-102页
   ·研究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109-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媒体应用的多核SoC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亚华公司销售人员激励体系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