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二、实验假说和实验的目标 | 第4-5页 |
(一)实验假说 | 第4页 |
(二)实验的目标 | 第4-5页 |
三、实验的理论依据 | 第5-7页 |
1、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和民主平等的教学观 | 第5页 |
2、 现代教学理论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原则 | 第5-6页 |
3、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uer)的“发现学习”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the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 | 第6页 |
4、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 第6-7页 |
5、 “学案导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7页 |
四、“学案导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 第7-9页 |
五、“学案导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 第9-14页 |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含义 | 第9-10页 |
(二)导学学案的设计和编制 | 第10-11页 |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 第11-14页 |
(四)学案导学中师生地位权重比较 | 第14页 |
(五)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案例 | 第14页 |
六、“学案导学”实验的对象、过程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实验对象 | 第14-15页 |
(二)实验过程 | 第15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七、“学案导学”实验成果评价 | 第16-18页 |
(一)学案导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第16页 |
(二)培养了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 第16页 |
(三)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 第16-18页 |
八、实施“学案导学”的几点体会 | 第18-20页 |
(一)教改实验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 | 第18-19页 |
(二)必须强化教师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 | 第19页 |
(三)只有博采众长,独立创新,坚持进行科学实验,才是教学改革的正确道路 | 第19页 |
(四)实行教学与教育相结合,发掘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不可忽视的课题 | 第19-20页 |
ABSTRACT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附页 | 第22-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