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荀子的文艺思想中以礼乐为本位的依据 | 第9-17页 |
·礼乐本位的哲学依据 | 第9-14页 |
·“明于天人之分,可谓至人矣” | 第9-12页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第12-14页 |
·“礼崩乐坏”——礼乐本位的现实依据 | 第14-17页 |
2 荀子论乐与诗 | 第17-33页 |
·荀子对乐的认识及对乐教的传承 | 第17-24页 |
·“人不能无乐” | 第17-18页 |
·“乐之形道” | 第18-19页 |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 | 第19-20页 |
·从音乐之“和”看荀子的礼乐一元观 | 第20-22页 |
·荀子对乐教的传承 | 第22-24页 |
·荀子论诗及其与诗教的关系 | 第24-33页 |
·“诗言志” | 第24-27页 |
·“诗言情” | 第27-30页 |
·荀子与诗教 | 第30-33页 |
3 荀子的文道统一观及其创作实践 | 第33-39页 |
·荀子的文道统一观 | 第33-35页 |
·《荀子》中的文道统一 | 第35-39页 |
4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论文发表情况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