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研究综述 | 第10-25页 |
| ·乐观概述 | 第10-21页 |
| ·乐观概念 | 第10-11页 |
| ·乐观生成的理论 | 第11-14页 |
| ·乐观的测量 | 第14-17页 |
| ·乐观的有关研究 | 第17-21页 |
| ·班级心理辅导综述 | 第21-25页 |
| ·班级心理辅导定义 | 第21-22页 |
| ·班级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 ·班级心理辅导的原则 | 第23-24页 |
|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评估 | 第24页 |
| ·班级辅导的有关研究 | 第24-25页 |
| 2 问题提出 | 第25-26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6-27页 |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 ·研究意义 | 第26页 |
| ·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 第26-27页 |
| 4 研究一: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 第27-3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 ·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 ·研究结果 | 第28-32页 |
| ·调查对象的主要特征 | 第28-29页 |
| ·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差异性检验 | 第29-31页 |
| ·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5页 |
| ·不同背景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差异 | 第32-33页 |
| ·乐观人格和乐观解释风格关系 | 第33-34页 |
| ·乐观人格和乐观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讨论 | 第34-35页 |
| 5 研究二: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班级心理辅导 | 第35-52页 |
|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 ·研究程序和步骤 | 第36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 ·问卷评估 | 第36-41页 |
| ·主观评估 | 第41-47页 |
| ·讨论与建议 | 第47-52页 |
| ·干预效果评估 | 第47-48页 |
| ·被试对班级心理辅导的评价 | 第48-50页 |
| ·建议 | 第50-5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2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附录 | 第59-76页 |
| 后记 | 第76-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