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我国氮肥利用现状 | 第15-17页 |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 第17-20页 |
·肥料的种类 | 第17-18页 |
·优化氮肥管理 | 第18-19页 |
·氮高效品种选育 | 第19-20页 |
·作物氮素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根系吸收能力 | 第21-22页 |
·光合作用 | 第22-23页 |
·根系形态特征 | 第23-24页 |
·水稻根系形态与氮素吸收利用 | 第24-27页 |
·水稻根系形态学研究 | 第24-25页 |
·氮素养分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25-27页 |
·水稻根系活力与氮素吸收利用 | 第27-29页 |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7页 |
·不同基因型、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活力的差异 | 第27-29页 |
·氮素供应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9页 |
·结语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第二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苗期氮素吸收与根系生长关系的研究 | 第39-51页 |
摘要 | 第39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苗期干物质积累 | 第42-43页 |
·不同供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氮积累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供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总根长和平均吸氮速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总吸氮量与总根长的相关性 | 第47页 |
·总吸氮量与平均吸氮速率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供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48-49页 |
·氮吸收与平均吸氮速率、根系大小的关系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吸收和利用氮素能力的差异研究 | 第51-63页 |
摘要 | 第51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3-56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不同生育期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56-59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根系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 第63-74页 |
摘要 | 第63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64-65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冠比的影响 | 第65-66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 | 第66-68页 |
·施氮处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平均吸氮速率的影响 | 第68页 |
·土壤类型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68-69页 |
·水稻根系生理指标与氮素积累量的相互关系 | 第69页 |
·讨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五章 不同氮效率水稻全生育期干物质、氮素积累与根系形态关系的研究 | 第74-86页 |
摘要 | 第74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81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第76-77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量的动态变化 | 第77-78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全生育期根系总根长的动态变化 | 第78-79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全生育期根系表面积的动态变化 | 第79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全生育期总吸氮量的变化及产量的差异 | 第79-81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齐穗后的物质积累 | 第81页 |
·讨论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六章 水稻根系形态参数作为氮效率衡量指标的田间验证 | 第86-98页 |
摘要 | 第86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5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产量的比较 | 第87-89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 第89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积累的差异 | 第89-90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生长的差异 | 第90-92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参数的差异 | 第92-95页 |
·讨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8页 |
第七章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根系生理活性的研究 | 第98-111页 |
摘要 | 第98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7页 |
·苗期根系活力的差异 | 第100-101页 |
·田间和温室砂培条件下的根系伤流速率 | 第101-102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 | 第102-103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 | 第103-105页 |
·不同氮效率水稻伤流液中氨基酸种类的差异 | 第105页 |
·成熟期水稻根系MDA含量的差异 | 第105-106页 |
·成熟期水稻根系SOD活性的差异 | 第106-107页 |
·讨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1页 |
全文结论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