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笔墨”在中国画基础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中国画基础教育概况 | 第14-20页 |
(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画教育形态 | 第14-17页 |
1、师徒授受法 | 第14-15页 |
2、学堂制 | 第15-16页 |
3、多元发展 | 第16-17页 |
(二)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 第17-20页 |
二、中国画传承的学科本体 | 第20-29页 |
(一)中国画传承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3页 |
1、中国画艺术本体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2、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21-22页 |
3、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 第22-23页 |
(二)中国画传承的审美因素 | 第23-26页 |
1、工具、材料的精致性 | 第23-24页 |
2、审美形式的唯美性 | 第24-25页 |
3、透视形式的多样性 | 第25-26页 |
(三)中国画传承的本体内涵 | 第26-29页 |
1、"传统笔墨"是中国画传承的核心内容 | 第26-28页 |
2、"传统笔墨"传承的方法 | 第28-29页 |
三、中国画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一)教材内容不够准确 | 第31-32页 |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 | 第32-33页 |
(三)教学示范不到位 | 第33-35页 |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 第35-41页 |
(一)正本清源从教材着手 | 第35-37页 |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三)充分利用博物馆、数字艺术库等现代条件 | 第38-39页 |
(四)注重学科本体 兼顾教育功能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