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公司相互持股之基本法理 | 第14-18页 |
(一) 公司相互持股的涵义 | 第14页 |
(二) 公司相互持股的类型 | 第14-16页 |
1. 根据相互持股公司之间的关系分类 | 第14-15页 |
2. 根据公司相互持股的方向和数量分类 | 第15-16页 |
3. 根据公司相互持股的目的分类 | 第16页 |
(三) 公司相互持股产生的原因 | 第16-18页 |
1. 公司相互持股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16-17页 |
2. 公司相互持股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17-18页 |
二、规制公司相互持股的意义 | 第18-21页 |
(一) 公司相互持股之利 | 第18页 |
1. 稳定公司经营权,降低被敌意收购的风险 | 第18页 |
2. 形成牢固的战略联盟,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 第18页 |
3. 资金筹措调度的弹性化,充实公司经营资金 | 第18页 |
(二) 公司相互持股之弊 | 第18-20页 |
1. 危害股东平等原则,扭曲公司治理结构 | 第19页 |
2. 虚增公司资本,引发诸多问题 | 第19页 |
3. 扰乱市场交易秩序,带来安全隐患 | 第19-20页 |
4. 违反市场竞争机制,引发垄断行为 | 第20页 |
(三) 规制公司相互持股的意义 | 第20-21页 |
三、国外公司相互持股的实践及规制的比较与借鉴 | 第21-26页 |
(一) 英美法国家公司相互持股的实践及规制 | 第21-22页 |
1. 美国 | 第21页 |
2. 英国 | 第21-22页 |
(二) 大陆法国家(地区)公司相互持股的实践及规制 | 第22-26页 |
1. 法国 | 第22-23页 |
2. 德国 | 第23-24页 |
3. 日本 | 第24-25页 |
4.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5-26页 |
四、建立我国公司间相互持股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26-35页 |
(一) 我国有关公司相互持股的规定及不足 | 第26-28页 |
1. 我国有关公司相互持股的规定 | 第26-27页 |
2. 我国有关公司相互持股规定的不足 | 第27-28页 |
(二) 在现行法律环境下寻求切入点 | 第28-30页 |
1. 保护中小股东的专门制度 | 第28-29页 |
2. 保护债权人的专门制度 | 第29页 |
3. 规制关联关系的专门制度 | 第29-30页 |
4. 保证资本充足性的专门制度 | 第30页 |
(三) 建立我国公司相互持股法律规制制度的思考 | 第30-35页 |
1. 宏观方面 | 第30-31页 |
2. 微观方面 | 第31-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