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网络虚拟财产概述 | 第13-21页 |
(一) 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和特征 | 第13-15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 | 第13-14页 |
2、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所有权归属 | 第15-21页 |
1、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的主要观点 | 第15-16页 |
2、笔者观点 | 第16-18页 |
3、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 | 第18-21页 |
二、刑法规制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基础 | 第21-30页 |
(一) 否定说 | 第21-22页 |
(二) 肯定说 | 第22页 |
(三) 笔者观点 | 第22-30页 |
1、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22-24页 |
2、其他法律手段难以对虚拟财产进行规制 | 第24-27页 |
3、减少私利救济事件需要刑法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 第27-28页 |
4、遏制侵犯虚拟财产行为需要刑法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 第28-30页 |
三、香港、台湾及国外关于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30-35页 |
(一) 我国香港地区对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30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对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30-32页 |
1、将网络虚拟财产认定为"电磁记录",且以"动产"论 | 第31页 |
2、将盗窃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案件规定为自诉案件 | 第31-32页 |
(三) 其他国家关于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32-33页 |
(四) 立法评析 | 第33-35页 |
四、我国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状及建议 | 第35-42页 |
(一) 虚拟财产作为犯罪对象可能受到侵害的形式 | 第35-37页 |
1、盗窃型 | 第35页 |
2、诈骗型 | 第35-36页 |
3、抢劫型 | 第36页 |
4、敲诈勒索型 | 第36页 |
5、洗钱型 | 第36-37页 |
(二)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处理现状 | 第37-39页 |
1、以盗窃罪论处 | 第37页 |
2、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论处 | 第37页 |
3、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 | 第37-38页 |
4、评析 | 第38-39页 |
(三) 我国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解决路径 | 第39-42页 |
1、立法先行 | 第39-40页 |
2、司法跟进 | 第40-41页 |
3、执法配合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