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冲压发动机双凹腔燃烧室燃烧流动过程研究
表目录 | 第1-8页 |
图目录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工作的工程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概况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 第13-16页 |
·高超声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燃料喷射及混合技术 | 第16-18页 |
·燃烧效率的研究 | 第18页 |
·凹腔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数值仿真方法及试验系统 | 第24-39页 |
·数值仿真方法 | 第24-33页 |
·控制方程 | 第24-26页 |
·物理模型 | 第26-30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模型验证 | 第31-33页 |
·试验系统 | 第33-37页 |
·凹腔试验件 | 第34-35页 |
·试验测控系统和纹影显示技术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单凹腔燃烧室流场研究 | 第39-54页 |
·单凹腔冷流流场研究 | 第39-42页 |
·单凹腔冷流流场结构 | 第39-41页 |
·凹腔深度对阻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单凹腔横向射流流场研究 | 第42-48页 |
·单凹腔氢气横向射流流场研究 | 第42-45页 |
·单凹腔煤油横向射流流场研究 | 第45-48页 |
·单凹腔燃烧流场研究 | 第48-52页 |
·单凹腔氢气燃烧流场研究 | 第49-51页 |
·单凹腔煤油燃烧流场研究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串联凹腔燃烧室流场研究 | 第54-65页 |
·串联凹腔冷流流场研究 | 第54-56页 |
·串联凹腔冷流流场结构 | 第54-55页 |
·两凹腔之间距离对凹腔阻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串联凹腔氢气横向射流流场研究 | 第56-59页 |
·串联凹腔燃烧流场研究 | 第59-64页 |
·串联凹腔氢气燃烧流场的研究 | 第59-61页 |
·串联凹腔煤油燃烧流场研究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并联凹腔燃烧室流场研究 | 第65-75页 |
·并联凹腔冷流流场研究 | 第65-67页 |
·并联凹腔冷流流场结构 | 第65-66页 |
·两凹腔之间距离对凹腔阻力影响 | 第66-67页 |
·并联凹腔氢气横向射流流场研究 | 第67-70页 |
·并联凹腔燃烧流场研究 | 第70-74页 |
·并联凹腔氢气燃烧流场研究 | 第70-71页 |
·并联凹腔煤油燃烧流场研究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