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一) 有助于提高教师提问的艺术 | 第9-10页 |
(二) 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 第10页 |
(三)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关于课堂提问的意义和分类 | 第11页 |
(二) 关于课堂提问的功能 | 第11-12页 |
(三) 关于课堂提问的过程 | 第12页 |
(四)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五)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文章新意 | 第14-15页 |
第一章、对提问的本源追溯 | 第15-24页 |
一、我国古代教育家对提问的运用 | 第15-19页 |
(一) 孔子的“尚问”教育 | 第15-17页 |
(二) 《学记》中“善问”的方法 | 第17-18页 |
(三) 其他教育家关于提问的论述 | 第18-19页 |
二、外国教育家对提问的运用 | 第19-22页 |
(一) 苏格拉底与“产婆术” | 第19-21页 |
(二) 其他教育家对提问的论述 | 第21-22页 |
三、中外教育家的提问思想对现代课堂提问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二章、课堂提问的理论研究 | 第24-35页 |
一、课堂提问的内涵 | 第24-26页 |
(一) 问的含义 | 第24-25页 |
(二) 课堂提问的含义 | 第25-26页 |
二、课堂提问的分类 | 第26-28页 |
(一) 依据问题的内容分类 | 第26-27页 |
(二) 依据问题的目的分类 | 第27-28页 |
(三) 依据课堂的环节分类 | 第28页 |
三、课堂提问的功能 | 第28-33页 |
(一) 课堂提问的普遍功能 | 第28-30页 |
(二) 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特殊功能 | 第30-33页 |
四、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一般过程 | 第33-35页 |
(一) 设计 | 第33页 |
(二) 发问 | 第33-34页 |
(三) 倾听 | 第34页 |
(四) 反馈 | 第34-35页 |
第三章、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现状调查 | 第35-36页 |
(一) 研究的对象 | 第35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35页 |
(三) 问卷的设计 | 第35-36页 |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0页 |
(一) 问题的设计不精密 | 第36-37页 |
(二) 问题的难度不适当 | 第37-38页 |
(三) 提问的作用不显著 | 第38页 |
(四) 反馈的运用不充分 | 第38-40页 |
第四章、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 第40-60页 |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的理论分析 | 第40-46页 |
(一)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的内涵 | 第40-43页 |
(二)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的理论依据 | 第43-46页 |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 第46-60页 |
(一) 提高认识的策略 | 第46-49页 |
(二) 设置发问点策略 | 第49-52页 |
(三) 设计问题的策略 | 第52-55页 |
(四) 叫答与等待策略 | 第55-56页 |
(五) 倾听与反馈策略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