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表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国外旅游景区规划的发展历程研究第14-15页
       ·中国旅游景区规划的发展历程第15-16页
   ·研究范畴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地域性景观的内涵第19-29页
   ·景观的涵义第19-25页
     ·景观的概念第19-23页
     ·景观的认知第23-25页
   ·地域性景观的涵义第25-28页
     ·地域性景观的浅析第25-26页
     ·地域性景观的核心要素第26-27页
     ·地域性景观的特征第27页
     ·地域性景观的类别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景观地域性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第29-41页
   ·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第29-34页
     ·地域性景观设计提出的全球化背景第29-30页
     ·地域主义设计理论第30-31页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第31-33页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第33-34页
   ·地域性景观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第34-40页
     ·地域性景观的三大因素第35-38页
     ·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表现的出发点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的地域性景观研究第41-58页
   ·西安周边地区地域特征第41-46页
     ·自然环境第41-43页
     ·人文传统第43-46页
     ·社会经济环境第46页
   ·西安周边地区地域性特色景观第46-51页
     ·平原特色与秦岭自然风光第46-47页
     ·悠久的村落布局第47页
     ·独特的道路系统及街巷空间第47-48页
     ·明显特色的地方建筑第48页
     ·显露山水的景观形态第48-49页
     ·乡土材料的使用第49页
     ·别具风味的民俗文化第49-51页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建设现状第51-54页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建设带来的益处第51页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缺乏地域性景观的主要原因第52-54页
   ·西安周边地区地域性景观在旅游景区的拓展第54-57页
     ·公共建筑选址与朝向第54页
     ·建筑形态与布局第54-55页
     ·景观系统布局第55页
     ·地方材料的使用第55页
     ·地域文化的体现第55-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策略第58-73页
   ·地域性景观设计初探第58-62页
     ·地域特征的明确性第58-59页
     ·展示个性、表达创意的地域特性第59-60页
     ·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景观第60-61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意识第61-62页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建设中与地域性景观的矛盾第62-64页
     ·古建的保留与功能更新矛盾第62-63页
     ·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发展模式的矛盾第63-64页
     ·旅游地产与景区景观建设矛盾第64页
   ·西安周边地区地域性景观在旅游景区表达元素分析第64-71页
     ·植被第64-67页
     ·地形地势第67-68页
     ·建筑与景观小品第68-70页
     ·水体第70-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73-86页
   ·柞水安沟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第73-77页
     ·区位概况第73-74页
     ·景区景观定位第74页
     ·景区景观要素分析第74-77页
     ·景区景观不足之处第77页
   ·岐山周公庙风景名胜民俗区旅游总体规划第77-81页
     ·区位与景区发展概况第77-78页
     ·景区景观目标第78页
     ·景区景观要素分析第78-80页
     ·景区景观不足之处第80-81页
   ·蓝田县旌祥狩猎场旅游总体规划第81-85页
     ·区位概况第81页
     ·景区定位第81-82页
     ·景区景观要素分析第82-85页
     ·景区景观不足之处第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主要科研项目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城市典型步行街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以铜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