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转型期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以铜川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地域分工结构变化,资源型城市处境尴尬第11页
     ·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缓慢第11-12页
     ·资源枯竭,铜川市面临转型的诸多难题第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第13-17页
     ·国外研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第15-16页
     ·研究评述第16-17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路线第17-19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第19-23页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第19页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第19-20页
   ·资源型城市的特征第20-22页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第22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的意义第22-23页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第23-35页
   ·城市空间结构第23-24页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第23页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第23-24页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第24-26页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向第26-28页
     ·城市圈层结构日趋复杂化第26页
     ·城市组团趋向与多核化第26-27页
     ·城市群体结构与区域化第27-28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第28-35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第28-32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第32-35页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第35-45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必要性第35-37页
     ·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空间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第35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建立承载多元化的产业空间第35-36页
     ·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要求空间结构更新第36页
     ·生态空间的重新开发要求空间结构的调整第36-37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第37-38页
     ·导入期:点状城市形成第37页
     ·成长期:城市扩展第37-38页
     ·成熟期:双核格局第38页
     ·衰退期/转型期:多"中心"集聚第38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基于发展阶段的分析第38-40页
     ·导入期:政府力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力量第39页
     ·成长和成熟期: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力量第39页
     ·资源枯竭期:政府力、市场力、社会力的合力主导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第39-40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基于不同要素的分析第40-45页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部力量第41-43页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外部力量第43-45页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模式第45-58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趋势第45-50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面临的基本矛盾第50-51页
     ·空间结构现状和城市发展的矛盾第50-51页
     ·转型期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矛盾第51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的基本原则与路径第51-58页
     ·基本原则第51-52页
     ·基本路径第52-55页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策略第55-58页
第六章 铜川市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第58-81页
   ·铜川市概况第58-59页
     ·铜川市概况第58页
     ·铜川市发展阶段第58-59页
   ·城市空间现状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第59-61页
     ·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确定的城市性质和职能第59-60页
     ·城市转型与空间结构现状的矛盾第60-61页
   ·"二区一廊"空间结构的选择评述第61-63页
   ·铜川市城市空间重构第63-72页
     ·铜川市城区内部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第63-70页
     ·铜川市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构模式第70-72页
   ·铜川市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途径第72-76页
     ·引导人口向铜川市区和重点镇集中,调整城镇体系第72-73页
     ·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构筑良好产业空间第73-74页
     ·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产业积聚区,形成产业集群(带)第74-75页
     ·构建"一心、五区、一廊道"的生态空间结构第75-76页
   ·铜川市在空间结构重组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第76-79页
   ·实施措施第79-80页
     ·统一规划、区域管制第79页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79页
     ·逐步开发、持续发展第79页
     ·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第79-80页
   ·铜川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表现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城市公共汽车线路布局研究